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国外中医 渐入主流

2008-02-18 17:31: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的转变,现代的医学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作出调整,与会专家确信,其中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的理论思维和辩证论治方法的特色优势和生命力将进一步凸显出来。

  老龄化社会需要中医

  现代医学以西医为主流医学,中医等传统医学在西方国家被称为补充或替代医学。

  而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的转变,现代的医学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作出调整,与会专家确信,其中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的理论思维和辩证论治方法的特色优势和生命力将进一步凸显出来。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传统医学官员首先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了WHO对中医的认可。据了解,目前WHO已制定中医针灸治疗的标准、图表规范,并建议100多个成员国将其纳入公共卫生体系。与此同时,WHO正在与中国政府商讨明年在中国北京召开世界传统医学大会的计划。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美国家开始接受中医药的独特疗效。在美国38年的华裔专家、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东西医学中心教授许家杰在报告中提到,在美国,很多人不再单纯相信西医,而喜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替代疗法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越来越受欢迎。

  中医在欧美国家受到认可,一方面缘于其明显的疗效,另一方面是基于医疗费用的考虑,“西医在药物上无止境的花费是缺点,替代医学成为现代医学有意义的补充。近年来,美国每年有4500万到6000万美元是花费在替代医学上的,这个替代医学是60%以上为中医、5%为西方的自然疗法。”全美华裔中医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加州中医师联合总会名誉会长马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吕爱平告诉记者,美国、英国等国家已从单纯重视传统医学的临床应用,转变到探索现代医学、现代科技与传统医学的结合,目前美国涉及替代医学和补充医学的学会有60余家。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也有结合医学学会等机构。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师有5万多人。

  立法是最高的认可

  参加大会的伦敦中医学院院长、英国中医注册学会会长梅万方教授指出,中医药的安全性和疗效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验证,正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但走向世界的中医药,其安全性与疗效却有赖于世界各国政府的立法规范管理,并引进主流医学。中医药在全球的规范管理与立法工作是中医药进入全球主流医疗体系的基础。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国外纷纷对中医药进行立法。

  2000年5月9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通过了中医立法,这是在海外第一个正式宣布对中医进行立法的国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林子强博士告诉记者,是年维多利亚州新成立了中医监督管理局,中医与西医有着平等的法律地位。在林博士等专家的努力下,澳洲教育部经过反复论证,批准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分别设立中医系和生物医学院,成为西方第一个将中医药纳入正规教育的国家。

  马雪博士的学术报告介绍了美国关于中医药立法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是中医在美国获得独立行医权力的时期。在1979年,由加州针灸联合会策划,委托众议员提出并通过了“针灸医师独立行医法案”,取消了中医看病必须先由西医诊断或转诊的限制。上世纪90年代,中医在美国进入主流。针灸针升格为核准医疗器械;通用医疗程序列入针灸编码;国家卫生研究院针灸共议会成立;保险公司接受针灸;成立加州针灸局。此外,在2000年3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国会应公众的强烈要求,决定成立白宫补充替代医学医政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8个月后向布什总统、国会和卫生部递交的正式医政报告中,第一次把“中国传统医学”列入医学体系,其中包括针灸和中医药,而按摩推拿和气功等也列入不同类的治疗方法之中。

  在欧洲,中医药的立法问题最近也频频引起公众关注。去年4月29日,英国伦敦中医学院与英国中医注册学会协同英国几家中医药协会,在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WHO的支持下,在英国皇家医学院成功召开了中心议题为“讨论有关中医药立法所面临的危急问题,促进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在立法过程中对中医药的独特性予以正确的法律地位,为人民造福”的中医药立法论坛。英国卫生部相关官员表示,英国政府已认识到有越来越多的英国人使用中药及接受中医的治疗,政府希望人们能够有安全地得到中医治疗的机会。英国医药保健产品立法工作委员会也表示,立法委员会将会认真对待关于中医药的任何合理化建议。在加拿大,卑诗省对通过考核批准的注册高级中医师冠以“Doctor”称号,与西医生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洋专家对中医津津乐道

  WHO西太平洋区传统医学官员崔升动:

  “使用中医比西医在某些程度上性价比更高,WHO致力于全民健康事业,希望能推动两种体系和谐发展。”

  美国FDA医学政策办公室主任坦姆尔:

  “重新评价传统医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尽管西方主流医学在发展,但目前存在很多令人不满意的疗效。比如治疗疼痛的药物,包括麻醉剂等几乎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有毒性反应和使用禁忌,可导致忧郁、哮喘等症状,甚至引起血压、血脂异常等严重后果。因此努力钻研,学习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学治疗理论、方法,从中获取新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要让西方完全接受中医,关键是中医要有临床疗效,并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组等统计和判定方法。”

  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授Dr. Ian Tsang:

  “如何建立中医临床疗效的证明,随机对照试验不是唯一的,因为中医在治疗中更针对个人进行调整,而西医却有着通用的治疗手段。我认为要对中医药的疗效进行评价,可以在专门设立的中医诊所展开。这个诊所专门为某一类病人服务,到诊病人全部用中医疗法诊治,同时这些病人也建立西医诊断方案,但是不用西医治疗;同时另外一个相同疾病的病人群体也建立中医诊疗方案但是不实施而采用纯西医治疗,两个组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进行对比,以判定哪一种治疗手段更为有效。”

  美国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aul S.Lietman教授:

  “严格的临床研究在中药发展中非常重要。中西医结合医学如果能有科学的原理为依据将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科学的原理以3个原则为基础:第一,研究和最终销售的产品必须标准化并有严格的管理。第二,产品必须被证明是安全的,这要求产品在大量人群中的副作用有精确计算和详谨的文件;第三,产品必须对人体有效。如何评价一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有效性,金标准有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等。

  丹麦欧登塞大学医学院院长Dr. Frandsen:

  “在丹麦,补充或替代治疗的费用几乎占国家医疗保健费用的15%,包括初级护理和住院治疗。”

  德国埃森市中心医院古斯塔夫博士:

  “针灸治疗在某些方面如偏头痛、腰腿痛比西医具有更好的疗效。”

  国外中医渐入主流

  教育:学制多样 发展规范

  近年来,国外还建立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中医医院、诊所,在当地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德国魁茨汀中医医院就是一个典型。

  国外中医药教育在近20年来得到很大的发展,社会对中医药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主流科学界和主流教育界开始正视中医药学,不少西方国家的正规大学已经开始举办中医药教育,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局面正在形成,而且正在由民间、小规模、低水平向着主流化、规范化、本土化和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国外中医药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得到政府的支持,主流教育界也已加入,教材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国外中医药教育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与中国合作办学,引入中国优质的教育资源,如英国密德萨斯大学与中国北京中医药大学合办中医学专业。在中国中医药教育界的积极支持下,境外中医药教育发展较快。

  国外中医药教育现有1~5年各种学制;招生对象也包括一些医学专业人员,如医生、牙医、护士、治疗师、康复医学人员等;专业设置有中医专业、针灸专业、草药专业及养生康复保健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中国哲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医学史、证候学、中医诊断学、汉语、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药、中医临床各学科、针灸学、推拿按摩、体育疗法、食疗与营养疗法等,总学时数约1800~5000左右,主要为课堂教学,也有一定课时的临床见习和实习,学制为全日制或业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卢传坚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皮肤科,慢病管理中心

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学术骨干培养对象。擅长:银屑病、痤疮、荨麻疹、湿疹、带状疱疹、脱发等常见皮肤病。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石坤元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工人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

  • 陈淑平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治感冒久咳、胃肠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痒、崩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及小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疳积等病症有丰富经验。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