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治遗精首重调摄心神

2008-12-12 07:24: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遗泄的病证。其中因梦而遗精的称“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的谓“滑精”。

  本病首见于《内经》,该书称遗精病为“精自下”,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称本病为“失精”,认为是由虚劳所致,并主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隋唐时期,巢元方和孙思邈分别称遗精为“尿精”、“梦泄精”及“梦泄”,并进一步认识到本病的病机由肾虚而致,为后世肾虚之遗精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宋代以后,随着对遗精认识的日见深入,渐渐跳出虚劳肾虚之巢臼,其中在《普济本事方》明确将遗精作为独立的病证,正式提出遗精和梦遗的名称,在病机上将梦遗归为下元虚惫外,还提出经络壅滞,欲动心邪,并分立补肾、清心、利湿诸治法。清代郑寿全《医法圆通》认为本病“统以心肾不交、神魂不藏为主”,笔者从中得到启示,现发前人未述之说,与诸读者共赏。

  《内经》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肾主藏精,遗精即是肾脏不藏,而肾之封藏在于肾阳,肾阳表于心阳,心主神明,“神施发泄之令,气动而精自不藏”。同时,在五行生化上又存在着肾生肝、肝生心的关系,肝主疏泄,主生升阳气以便心运,故有曰:“魂者,神之使也”。由上可见,本病本在于肾,而与心、肝两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精在清醒时发生多因心邪思淫而致,其人肾阳本已虚衰,肝每欲生升阳气而不得,今心神乱施阳动之令,遇急于发泄为快之肝脏,则肾中之精不能敛藏而出。

  遗精在睡眠中发生多为阴虚火旺,其有梦者,因火旺而神动,神在入睡后寄于阴而表现为梦,致魂随梦游而多淫,动则精不藏;或本有湿热、尿积留滞,致气行不畅,肝失疏泄而魂离居所,扰动精室而使精关失守。

  故本病可责于心肾不交,一是人体肾脏本就阴阳失调,二是肝脏调节失度致心神在昼瞑夜寐时阴阳失和;劳心太过、欲念不遂、恣情纵欲及饮食不节等皆可致病。所以本病治疗首先注意调摄心神,排除妄念,然后再辨证治疗。

  《金匮要略》云:“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由桂枝汤加龙骨、牡蛎组成,桂枝汤本就能调和营卫阴阳,其五味药归于肝、心、脾、肺四脏,有畅达气机、振奋阳气之功,加龙骨、牡蛎,不仅涩精而且有敛阳之效,使阳出而又能入阴,阴阳交汇,精化而又能敛藏。仲景用此方来治阴阳两虚的失精梦交,如阳虚为本,可加大桂枝、炙甘草用量以振奋心阳,并配以附子温补肾阳;如阴虚为本,可加大芍药用量以养阴和营,并配以生地、炒栀子养阴凉血清热。

  凡此类证治,病根于肾,因于心神,故重在调其阴阳,阴阳和则病自止。阴阳的调节在于肝,肝的疏泄在于气机升降、阴阳出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能促进阴阳出入、心肾相交,故加减治疗遗精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实习编辑:伍智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 陈淑平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治感冒久咳、胃肠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痒、崩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及小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疳积等病症有丰富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