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活血化瘀治中风

2008-11-16 07:34: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李长生教授认为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虚主要为脾、肾气虚,瘀血既为病理结果,又加重气虚。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标症不除,其本难固。因此临证时善用化瘀疗法,又不忘其本,多用益气化瘀法和补肾化瘀法随证加减。

  李老师研制的化瘀克塞方(生黄芪、川芎、丹参、水蛭、鸡血藤、三七、黄连、骨碎补、地龙等),与补阳还五汤之意略有不同,即重活血化瘀药物。因对于瘀血,愈补血愈瘀,然又不可不补,纯用行气、活血之品,恐更耗伤气血,气失固摄而见出血,故少用益气之黄芪。鸡血藤,苦、温,养血活血而舒筋活络;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本草求真》言:“世人仅知三七能止血住痛,殊不知……能于血分化其瘀。”骨碎补,苦、温,补肾、活血、止血。上述药活血兼补血、止血,行气兼补气,化瘀而不伤正;寒温并用,既不致辛温耗伤气阴,也不致寒凉遏血。黄连苦、寒,清利血热、燥湿祛浊而厚肠胃,又可清心安神止瘀热。地龙能通络,消除经络阻滞、血脉不畅,其性走窜,通达全身,领诸药直达病所,与川芎同为使药。同时地龙清热化痰,顺应肺的宣发肃降之性,促进宗气生成,加强益气化瘀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化瘀、活血通络之功。因此,益气以改善本质的气虚状态,一则气行以消脉中之留瘀,二则气旺以资新血之化源;活血以畅通气血,剔除淤滞,益气与化瘀相结合,化瘀不伤正,使正复、脑清、神明。

  如见腰酸背痛、呆傻愚笨、夜尿增多、口角流涎等症,舌质发紫,是为肾虚血瘀,加用制首乌30g,益智仁6g,银杏叶10g,何首乌苦甘涩微温,阴不甚滞,阳不甚燥,得天地中和之气,专入肝肾,补益肝肾、益精生髓。《本草纲目》:“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涩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须发,为滋补良药。”益智仁辛温醒脾益胃,使脾气升,胃气降。运化功能重建,使血脉充,精髓生。正如杨仁斋《直指方》指出:“此为温煦以助阳和而斡旋大气,则能进食。”助首乌补肾益精填髓。银杏叶甘、苦、涩、平,据《食疗本草》记载银杏叶可用于心悸怔忡,肺虚咳喘等病证。李老师临证中同时重调脾胃,认为活血化瘀药往往耗伤胃气,导致食欲减退、胃胀、出血等。脾胃为先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谷入于口,而聚于胃,胃为水谷之海,喜谷而恶药,药之所入邪,不若谷气之先达,故治病之法必先以谷气为先。通常选用女贞子、鸡内金、炒谷麦芽,痰热者黄连配半夏,寒证者善于用砂仁,气滞者偏于木香、薄荷。另外治疗时还注意疏肝理气,认为中风后患者多因境遇变迁,而情绪不畅,肝失疏泄,使气滞血瘀,甚至肝郁乘脾,更致气血亏虚,影响中风康复。因此临证善于观察患者的言谈,凡是言行过于谨慎,性格比较内向、闷闷不乐者均给以疏肝理气的药物,善用薄荷、郁金、佛手、香橼、玫瑰花等质轻药物,取“轻可去其实”之意,收效显著。

(实习编辑:伍智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江书刚主治医师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徐云生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东湖分院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