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易经”要读,更要“悟”

2007-09-28 01:23: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易经”给人的感觉是高深莫测,很多人知道,但真正了解其中内涵的人并不多,更多的则是敬而远之,究竟什么是“易经”?如何读“易经”呢?

  如何读“易经”

  一,要理解“易经”原文之原意,为了熟读原文,对古文理解上有困难的读者,望能多读一些对原文有注释的白话文本,从中了解“易”之形成之背景,“易经”卦辞,爻辞之含意,“易传”赋予“易经”的深刻哲理。

  专家提醒:读“易经”时参考之文本及著作,不可多读。因为一是重复,浪费时间;二是各个作者在理解原文基础时,水平不一,观点不一,解释上难免有不同的见地,容易造成初读者,不知谁人为准,谁解为对,相反地更易造成初读朦胧,望而却步。

  二,在初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可随时多读一些简易入门类的、简易通读的文章著作,看看翻翻。一则省时,二则便于深化理解。

  三,同时也可找找一些有关卜筮之类的文章,读读看看,这也许更有利于理解、了解“易经”之原作本意。在此基础上,可再多读一些有关论“易”的名著与“易”支派的经典文著。日积月累,多读、多看、多想,慢慢地就会体现一个“悟”字,也许就能“悟”开了一些东西。

  读“易经”,“悟”字是关键

  “悟”来源于积累,来源于多想,来源于思考,来源于消化与领会。读“易经”决不会刚刚一读,即茅塞顿开、深解其意、全篇领悟、一通百通。要谈“应用”,这更是一个难谈的话题。一是笔者本人水平有限,二是“易经”为历朝历代的不同流派(象数学派、义理学派)及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作为依据之纲,分建了不同的学派体系和学科体系(儒家易、道家易、术家易、医家易)。面对这样一部“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的古籍巨典。要谈应用,实实较难。可是,每个人读了都想为用。对此一点,自己也就谈一点个人看法——只要对大家有益,就尽一家之言吧。

  笔者认为,“易”之在事物应用中,是多变的、复杂的、辨证的。“系辞上”讲道:“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但在一切事物变化中,只要注意把握好事物核心的两点,即可领略应用其中的大概。这两点就是“易”之阴阳——“易”之精髓。把握了事物的两个主纲(阴阳两极),精心操作运行,既是成功在即了。

  笔者个人之心得是:

  军事上注意把握的两点:一“攻”一“守”;
  中医治疗应把握的两点:一“补”一“泻”;
  养生长寿上应注意两点:一“动”一“静”;
  农业方面应把握的两点:一“种”一“收”;
  国画艺术应注意的两点:一“浓”一“淡”;
  歌唱艺术应把握的两点:一“声”一“情”;
  油画艺术应注意的两点:一“明”一“暗”;
  企业运营上需注意两点:一“产”一“销”;
  待人处事上要注意两点:一“言”一“行”;
  卜筮观卦应详解的两点:一“世”(爻)一“应”(爻);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部辉煌巨著,它对我国古代哲学、军事、医学、宗教、科技、乐律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目前,更是风糜全球,世人瞩目。要谈应用,那就是在对“象数”、“义理”全面领会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的综合研究,每个人自己去学习领悟吧。笔者认为:“易”是通过阴阳——日、月为代表的形式、符号来进行解释的。太极图中的符号,就是日、月二字的变形。卦的形成,也是古人观察日影、月影占卜吉凶,以符号画定的。

  阴阳二爻(“——”“— —”)也是取日、月俩字中间的“横”划而简化画成的。六爻之意,也是以日、月时辰来设定的。(古代分十二时辰,昼六、夜六,白天为阳6爻,夜为阴6爻); 统观起来,“易理”、“易象”的事事、物物,时时、处处,都是以“阴阳”——以日、月二字为形式、为符号系统的、一致的、来衍变划定的。

  最后,笔者将自己多年对“易经”学习、运用、悟解而自定的—个“顺其自然”为序的“耿氏太极八卦图”和“先天太极八卦图”、“后天太极八卦图”画上,以做本文之结尾。

“易经”要读,更要“悟”

  耿氏太极八卦图

  日月为易一太极,扑朔迷离千古谜,研读只获哲学理,追源方悟卜筮奇。

“易经”要读,更要“悟”

  先天太极八卦图

  千载太极——阴阳,万“理”玄机鱼中藏,何君窥透乾坤景?谁人不在圆中央。

“易经”要读,更要“悟”

  后天太极八卦图

  八封创改“易经”新,文下演释始推陈,卦辞爻辞写“周易”,留予后人—雄文。

(责任编辑:辜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 林昭彤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