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蛔虫病 现代研究

2007-09-02 12:31: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胆道蛔虫病是蛔虫病引起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以青壮年农民为多,女性多于男性。胆道蛔虫病中医称之为“蛔厥”,中医药对其有良好疗效。

蛔虫病  现代研究

  朱氏分别用驱蛔散1号及驱蛔散2号治疗胆道蛔虫病之属于热证及寒证患者,并同时服用驱蛔灵驱蛔,共治疗胆道蛔虫病198例,结果治愈,196例,好转2例,平均住院天数11天。驱蛔散1号的组成为:藿香、乌梅、黄连、川栋子、金钱草、·茵陈、大黄;驱蛔散2号的组成为:黄连、乌梅、川椒、柴胡、制附片、桃仁、当归、丹皮[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6(1):60L连氏以加减安蛔汤(苦栋根皮、槟榔、茵陈、大黄、干姜、乌药、青木香、延胡、食醋)治疗胆道蛔虫病30例,总有效率达96.7%[陕西中医1999;20(11):516L曾氏以加减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病收到良好疗效,方用乌梅、细辛、川椒、黄连、黄柏、当归、党参、黄芩、银花、连翘、桂枝、使君子、槟榔等药,随症加减,并同时服用驱蛔灵驱蛔[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9;2l(2):43]b李氏报道重用白芍枳壳(方用白芍、枳壳、乌梅、细辛、黄连、桂枝、党参、香附、郁金、花椒、甘草)治疗胆道蛔虫病,收到良好效果[甘肃中医1999;12(5):35L陈氏等以利胆驱蛔汤(乌梅30g,白芍20g,枳壳18g,花椒、槟榔、延胡索各15g,大黄、郁金各12g,木香log,)加食醋50ml内服治疗胆道死蛔虫病32例,兼黄疽者,加茵陈、栀子;合并胆道感染出现恶寒发热者,加柴胡、黄芩、金银花;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中焦虚寒、呕吐清涎白沫者,加吴茱萸;腹痛较剧者,白芍量加倍。全部病例治疗前经B超证实胆管内有死蛔,治疗结果:显效31例(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2次以上,胆管内无异常发现者);无效1例[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7(3):165]。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蛔虫病
推荐专家更多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