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多见于儿童。常生于颈部两侧,但颌下、耳后、颏下等处也可发生。
初起患部结块,形如鸡卵,白肿,灼热,疼痛,活动度不大。约经7一10天,如不消散,即欲成脓,此时结块处皮色发红,肿势高突,疼痛加剧如鸡啄米样,按之中软而有波动感。溃后流脓黄白稠厚,肿消痛减,约10天左右愈合。
本病多伴有轻重不同的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尿赤等。
[鉴别诊断]
一、痄腮多发于腮部,常双侧发病;色白漫肿,酸胀少痛;不会化脓,7—10天消退;有传染性。
二、娶核本病为慢性颈部淋巴结炎。虽多由头面疮疖、口腔感染等疾病引起,但结核肿形较小,推之活动;一般不会化脓;无全身症状。
[辨证论治]
内治法
(一)风热痰毒颈侧或耳下、缺盆处白肿、热、痛,疼痛牵引肩部及上臂,肿块形如鸡卵,活动度差;伴恶寒发热,头痛,咳嗽;舌质淡红,苔黄,脉浮数。
辨证分析:外感风热痰毒之邪,蕴结于颈侧,阻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运行受阻而成肿块;风热犯表而有恶寒发热、头痛;风邪犯肺,故有咳嗽;舌质淡红、苔黄、脉浮数为风热表证之象。
治法:祛风清热,化痰消肿。
方药:牛蒡解肌汤加减。肿块坚硬,加玄参、赤芍、花粉清热消肿。
(二)肝胃火毒颈部白肿(或红肿)、热、痛,肿势散漫,连及前颈、后项或耳下,硬结疼痛;伴高热,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分析:肝胃火毒挟痰上攻,循经蕴结于颈部,故肿势散漫,硬结疼痛;内热炽盛,故高热,口渴欲饮;阳明热甚于内,故口渴,高热烦躁,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均为痰热火毒炽盛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消肿。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若红肿硬结甚,加生地、赤芍、花粉清热消肿;高热抽搐加钩藤清肝熄风;脓成则切开排脓,用九一丹或八二丹药线引流,外盖金黄膏或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白玉膏。
[预防与调摄]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饮食宜清淡,忌食鱼腥、辛辣、炙博之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曾广铨福建省人民医院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宝丰县妇幼保健院二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立
通化市口腔医院二级 专科医院 公立
河池市宜州区妇幼保健院二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立
德州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上海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