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第二节 口疮 分证论治

2007-09-12 22:52: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1.风热乘脾

  证候:以口颊、上腭、齿龈、口角溃疡为主,甚则满口糜烂,或为疱疹转为溃疡,周围掀红疼痛拒食,烦躁不安,口臭,涎多,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伴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本证多为外感引起,外感风热邪毒,内引脾胃之热,上熏口舌,故发为口疮。火热熏灼,故疼痛拒食,烦躁不安。热灼肠胃,津液受劫,故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兼有风热表证,故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第二节 口疮  分证论治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凉膈散加减。常用药:黄芩、金银花、连翘、栀子清热解毒,大黄通腑泻火,竹叶清心除烦,薄荷升散郁火、外解表热,甘草和中解毒。发热恶风、咽红,加牛蒡子、土牛膝根、桔梗;咳嗽加杏仁、奉叶、前胡。大便不实,去大黄,加生石膏、玄参、赤茯苓。

  2.心火上炎

  证候:舌上、舌边溃疡较多,色红疼痛,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分析:舌乃心之苗,手少阴之经通于舌。心火炽盛,热毒循经上炎,故发为口疮,色红疼痛。心火内盛,津液受劫,故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均为心火炽盛之象。

  治法:清心泻火。

  方药:泻心导赤汤加减。常用药:黄连泻心火,生地凉心血,竹叶清心除烦,木通导热下行,甘草调和诸药。心烦不安加连翘、朱灯心清心泻火除烦;口干欲饮加生石膏、芦根、天花粉清热生津;小便短黄加车前子、茯苓、滑石利尿泄热。

  3.虚火上炎

  证候:口舌溃疡或糜烂,稀散色淡,不甚疼痛,反复发作或迁延难愈,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分析:婴儿体禀虚弱,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浮,故见口舌溃疡或糜烂,不甚疼痛,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药: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知母、黄柏清热降火,佐牛膝引火下行。若久泻之后,脾肾大虚,无根之火上浮,而见口舌生疮,神疲面白,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者,改用理中汤加肉桂以温补脾肾,引火归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推荐专家更多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赖维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