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第八节 夏季热 诊断治疗

2007-09-11 23:26: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发热:大多数病儿表现为盛夏时节渐起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持续不退,天气越热,体温越高。发热期可长达1—3月,待气候凉爽时自然下降。

第八节 夏季热  诊断治疗

  2.多饮多尿:病儿口渴多饮,尿亦频繁、清长。

  3.少汗或无汗:大多不出汗,仅有时在起病时头部稍有汗出。

  4.其他情况:病初起时一般情况良好,不显病容,或偶有感冒症状,但多不严重,发热持续不退时可见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倦怠乏力,烦躁不安。

  5.病程:多数历时1-2月,亦可长达3-4月,直至秋凉后发热及其他症状逐渐消退。

  6.实验室检查:血象除部分病儿周围血淋巴细胞百分数增高外,实验室检查多在正常范围。

  二、鉴别诊断

  需与疰夏相鉴别,该病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食欲不振,精神倦怠,无汗闭、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是因暑气熏蒸而发病,多伤气阴,辨证要区别是否累及上焦肺胃气阴,还是损及下焦肾之阳气。疾病初期,多不显病容,但发热口渴多饮,纳食如常,舌红,脉数,为暑伤肺胃证;发热持续不退,随之多饮多尿,食欲渐见减退,面色出现苍白,身体日渐消瘦,口唇干燥,皮肤灼热,肢端欠温,精神疲乏,舌淡,脉无力等,则为上盛下虚证。

  二、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清暑泄热,益气生津为原则。清暑泄热,着重于清肺胃,泄内热,常用辛凉清暑之品,不宜过用苦寒,以防化燥伤阴。益气生津,着重于助中气,养肺胃,常用甘润之品,不能过于滋腻,以防滞邪。若病久病重及肾,肾阳不足,真阴亏损,心火上炎,则宜温肾阳,清心火,佐以潜阳固涩,生津止渴,温下清上。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避暑降、温,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凉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曾广铨福建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