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远离秋燥 吃吃就能做到

2007-10-19 01:4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医认为秋燥属“时令病”,是秋天季节性多发病,古代称为“时行”。
远离秋燥 吃吃就能做到

 

  燥(燥气),中医六种外因致病因素之一。燥气易伤津液,临床上表现为目赤、口鼻干燥、唇焦、干咳、胁痛、便秘、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遍于热,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

  凉燥: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温燥: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气而发病,是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咳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

小编推荐:以下介绍中医验方治秋燥方法:

  1.润燥清火:连翘12克、薄荷3克、石膏24克、生地18克、甘草3克、草决明15克。

  适应症:燥气化火,耳鸣目赤,牙龈咽喉肿痛。

  2.生津益胃:沙参10克、麦冬12克、生地18克、玉竹10克、冰糖3克。

  适应症:舌燥唇干、不思饮食,舌红无苔,热病后胃津未复。

  3.润肠通便:南杏仁15克、北杏仁15克、桃仁12克、金银花15克、玄参10克。

  适应症:大肠受热、大便干结、口腔干燥。

  4.增液润燥:玄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24克、桃仁12克、厚朴12克、枳实10克、甘草3克。

  适应症:热病后津液枯竭,口燥作渴,便秘不通。

  5.滋燥养荣:当归15克、生地18克、熟地18克、白芍12克、秦艽12克、防风12克、甘草3克、黄芩10克

  适应症:血虚生燥,皮肤皱摺,筋急抓枯。

  6.清燥润肺(清燥救肺):人参6克(另煎)、麦冬12克、桑叶15克、石膏30克、胡麻仁12克、阿胶10克(烊服)、杷叶15克、甘草3克、杏仁15克。

  适应症: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心烦口渴,苔白,舌红少津。

  7.滋燥清肠:黄连6克、阿胶10克(烊服)、生地18克、牡丹皮12克、银花12克

  适应症:肺燥肠热、下利灼肛、秋燥兼伏暑热,已从火化。

  依照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抓住秋冬进补的最佳时期,科学进补能够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但若进补不当照样会伤身。[详细内容>>>>秋日进补 一 二 三]

小编提醒:

  1.注意天气变化:立秋之后,昼夜温差较大,要及时增减衣服,不宜赤膊露体,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

  2.注意饮食:要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但要以少量频饮为佳,还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脏腑得清肃之性。

  3.少吃辛辣煎炸烧烤的热性食物,如姜、葱、大蒜、韭菜、茴香、八角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又如:炸鸡腿、鸡翅、香肠、烤鸭、烤鹌鹑等煎、炸、烤的食物,多食则会助燥伤阴,加重燥性。

  4.注意精神调养:要保持心境舒畅和开朗,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特别是阴虚的人,肝火易旺,动辄发脾气,这是人们常说的“搂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

  秋天气候干燥,就要服具有润燥、暖体、养肺、益气作用的粥,如:莲肉粥养神固精;扁豆粥和中补脏;胡桃粥润肌防燥;松仁粥润肺益肠;燕窝粥养肺止咳等。[详细内容>>>>粥,秋季你更需要它]

(责任编辑:辜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 万力生主任医师深圳市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 徐云生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东湖分院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