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国医堂医院

苏州肿瘤医院、苏州中医医院、苏州中医专科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苏州国医堂医院 > 正文

中医辨证控癌记:一位胃癌患者的苏州国医堂求治之路

2025-10-16 15:55:46 苏州国医堂医院

在消化道肿瘤中,“胃癌”因其隐匿性与高侵袭性,常被视作“沉默的杀手”。2025年,上海某企业高管陈志远先生的经历,却为胃癌患者提供了一条“中西医结合、带瘤生存”的新路径。

一、隐匿的危机:被忽视的早期症状

48岁的陈先生是公司骨干,常年应酬频繁,饮食不规律,时有胃胀反酸,却总归咎于“工作压力”。2025年4月,因一次剧烈胃痛后黑便,他匆忙至上海瑞金医院就诊。胃镜显示:胃窦部3.2cm溃疡型肿块,病理确诊为“低分化腺癌IIIB期”。主治医生坦言:“肿瘤已侵犯血管,无法手术切除,需立即化疗联合靶向治疗。”

二、转机:张学民主任的辨证施治

经病友推荐,陈先生找到苏州国医堂特需专家张学民主任——上海岳阳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中国老年肿瘤专委会常务理事,深耕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近二十年。

初诊时,张主任并未急于开方,而是细致观察其舌象脉象:“舌暗苔腻,脉沉细,结合长期饮食不节史,属脾胃虚寒、瘀毒内阻型胃癌。”她耐心解释:“西医强调‘消灭肿瘤’,中医则注重‘调和体质’。您目前体质虚弱,直接化疗恐伤正气,需先温阳散寒,再配合靶向治疗增效减毒。”

三、调理三月:症状缓解与生存期延长

张主任的方案以“温中散寒、解毒化瘀”为核心:

中药调理:以理中汤为基础方,加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解毒散结药材,配合灵芝孢子粉提高免疫;

生活方式干预:建议每日食用山药小米粥健脾,练习“八段锦”调和气血,严格忌口生冷辛辣;

中西医结合:在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期间,用黄芪、女贞子等中药减轻骨髓抑制,使血小板计数稳定在安全范围。

三个月后复查,CT显示肿瘤缩小至2.1cm,基因检测显示HER2阴性,靶向药敏感性提升。更令陈先生惊喜的是,原本因化疗脱落的头发重新生长,食欲显著改善。

四、中医智慧:平衡“攻”与“补”的艺术

作为《胃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编委,张学民主任强调:“胃癌治疗需因人施策——对无法手术者,中医可延缓进展;对放化疗不耐受者,能减轻毒副作用;对术后恢复期,则通过调理脾胃预防复发。”她将胃癌病程分为“寒凝”“毒聚”“正虚”三阶段:

寒凝血瘀期:以温阳散寒为主,如干姜、附子;

热毒壅盛期:侧重清热解毒,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

气血两虚期:回归扶正固本,常用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

五、患者心声:抗癌路上的“第二选择”

“张主任让我明白,癌症不是‘绝症’,而是需要与之共处的慢性病。”如今,陈先生坚持每季度复诊,中医调理与靶向治疗双轨并行,生活质量接近常人。他常向病友分享心得:“中医不是替代西医,而是给身体穿上‘防护甲’,让我们在与肿瘤抗争时更有底气。”

结语:给胃癌患者的启示

陈先生的案例印证了张学民主任的理念:“带瘤生存不是放弃,而是通过中医整体调理,为患者争取更长的生存窗口期。”正如她在诊室悬挂的题词所言:“治癌如治水,堵不如疏;祛邪先扶正,方得长久。”

对于身处治疗困境的胃癌患者而言,这或许是温暖的答案——医学的温度,不在于消灭疾病,而在于帮助生命找到与疾病和解的平衡点。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文章
医院科室
友情链接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