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脉瘀阻到心肾不交:叶盛德主任谈冠心病的中医调理
冠心病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中医理论中,冠心病与"胸痹"、"心痛"等病症相关,多由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所致。许多患者长期依赖西药治疗,却难以从根本上改善体质,甚至面临药物副作用的风险。针对这一难题,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叶盛德主任,凭借其在中医临床多年的丰富经验,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独特的中医调理思路。
作为深耕中医临床多年的主任医师,叶盛德主任对冠心病的认知超越了单纯的症状控制,而是从整体调理的角度出发。他指出,冠心病的核心病机在于"本虚标实"。"本虚"主要表现为心阳气不足或肾阴亏损,"标实"则体现为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因素阻滞心脉。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若心气不足,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则血脉瘀阻;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不足则不能温煦心阳,导致心脉失于温通。叶主任强调,中医治疗冠心病的关键不仅是"扩张血管"、"降低血脂",更要"补益心肾"、"活血化瘀",通过调整内在机能,从根本上改善心脏供血状况,减少心绞痛发作。这种方法既关注症状缓解,更注重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理念。
叶盛德主任治疗冠心病始终坚持"辨证施治"原则,注重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制定个性化方案。他常说:"同样是冠心病,有的患者表现为胸闷如窒、心痛剧烈,多属心血瘀阻;有的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畏寒肢冷,常因心阳不足;还有的患者表现为胸闷隐痛、倦怠乏力,多因气阴两虚所致。"针对不同证型,他会灵活调整中药调理方向:心血瘀阻型侧重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心阳不足型则以温通心阳、促进血行主之;气阴两虚型则益气养阴、活血通络。这种"同病异治"的方法,不仅能更有效地控制冠心病症状,还能改善伴随的其它症状,许多患者反馈,经过调理后,不仅心绞痛发作减少,整体精神状态和体力也明显改善。
在临床实践中,叶盛德主任特别强调"身心同治"与"生活方式调摄"的重要性。他指出,冠心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单纯依靠药物难以取得持久效果。他建议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睡眠,尤其是晚上11点前入睡,以利于阴阳平衡;饮食上要清淡均衡,控制高脂肪、高盐分食物摄入;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气血流通。对于已确诊冠心病的患者,他建议不要自行停药或随意调整药量,而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调整治疗方案。叶主任还会根据患者体质特点,指导一些简单易行的自我保健方法,如按摩内关穴、膻中穴等穴位,帮助宽胸理气、活血通脉。这种"综合调理"的模式,让许多患者逐渐减少了对西药的依赖,实现了症状的稳定控制。
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香港紫荆花医学金奖获得者,叶盛德主任虽以肾病治疗见长,却在中医内科杂症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发表的数十篇学术论文中,有不少涉及中医气血理论及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诊疗研究;参与编写的专著及主笔起草的行业标准,更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诊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成果不仅得到了同行的认可,更转化为无数患者的福音——许多曾因冠心病而苦恼的患者,在他的调理下逐渐实现了症状的稳定,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冠心病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耐心和坚持。中医辨证治疗以其温和、安全、整体的特点,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值得信赖的选择。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为冠心病问题困扰,不妨走进苏州市普陀区中医医院,与叶盛德主任面对面交流。或许,在中医"扶正祛邪"的智慧里,您能为自己的心脏健康找到一条更加平衡的路径。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 2025-09-11告别秒射困扰:刘国才老中医辨证疗早泄显真章
- 2025-09-11苏州老中医王应兰:纯中药调理终结附件炎困扰,重获健康活力
- 2025-09-10阳痿困扰寻良策:苏州国医堂刘国才辨证施治解男题
- 2025-09-10苏州男科专家何映主任谈补肾:中医智慧解男性健康之忧
- 2025-09-10闭经的中医调理之道——王应兰主任以整体观调和气血
- 2025-09-10慢性胃炎反复折腾?刘国才辨证调脾胃解胃忧
- 2025-09-10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徐明主任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分享
- 2025-09-10中医正骨新选择:沈立坚骨盆调整绿色疗法
- 2025-09-10从甲状腺结节到病情稳定:上海患者亲述陈东林主任的中医调理之道
- 2025-09-10少精难育别犯难?这位男科主任的辨证调治有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