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治疗新希望:张学民以中医辨证为钥,破解“头痛难忍”困局
脑胶质瘤,是侵袭脑部的“无声杀手”——癌细胞破坏神经功能,引发剧烈头痛、肢体麻木甚至意识障碍,传统治疗依赖手术切除或放化疗,但部分患者因肿瘤位置深在(如脑干、丘脑)、体质虚弱或耐药性而难以耐受,陷入“治疗风险高、生存质量低”的困境。在苏州国医堂,上海岳阳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中国老年肿瘤专委会常务理事张学民主任,凭借数十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丰富经验,以纯中药辨证施治为核心,为脑胶质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温和、长效的康复路径。
辨证为本,调和脏腑固根本
张学民主任认为,脑胶质瘤的形成与“肾虚髓空、痰瘀毒聚”密切相关。先天肾精亏虚导致脑髓失养,痰湿瘀血互结阻滞清窍,日久化热成毒,形成脑中癥积;而手术、放化疗后正气受损,更易陷入“虚不胜邪”的恶性循环。治疗上,她拒绝“一刀切”的单一方案,而是通过“望、闻、问、切”精准辨证,针对患者体质(如肾虚痰凝型、气阴两虚型、痰瘀毒聚型等)与病情阶段(如术后恢复期、放化疗后体质虚弱期或晚期带瘤生存期),灵活调整用药方向。其核心在于“扶正祛邪、平衡阴阳”,通过调和脏腑功能、改善局部微环境,抑制肿瘤生长,减少并发症,而非单纯追求瘤体缩小速度。
中药调理:以“和”制衡,稳中求效
张学民主任的治疗以中药内服为主,遵循“因人而异、随证施治”的原则。针对脑胶质瘤患者(常见头痛剧烈、肢体无力、认知障碍或免疫力低下等症状),她会通过“四诊合参”精准判断体质与证型,选用补肾填精、化痰散结、解毒抗癌的药材配伍成方。这些中药不仅能缓解头痛、改善神经功能,还能调节内分泌平衡、延缓肿瘤进展,让异常增生的脑组织逐渐稳定或修复。相较于西医的创伤性治疗,中药调理更注重从整体上平衡气血、脏腑功能,降低治疗风险,让患者身心自然恢复平衡。
患者见证:控症改善,重燃希望
案例一:术后复发,中医调理稳病情
45岁的张先生因脑胶质瘤术后复发,肿瘤压迫运动功能区,西医建议二次手术但风险极高。经张学民辨证诊断为“肾虚髓空、痰毒内蕴”,以补肾强脑、化痰散结为法,白天服用的药剂侧重通络止痛,夜晚药膳健脾益肾。治疗三个月后,头痛缓解,肢体活动能力部分恢复,体力恢复可耐受后续化疗,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案例二:晚期带瘤,中西医结合缓症状
62岁的刘女士确诊时已无法手术,放化疗后出现严重脑水肿与认知障碍。张主任通过辨证发现其“气血两虚兼痰瘀互结”,以益气养血、解毒通络的中药方剂为主,辅以安神定志之药。治疗半年后,脑水肿减轻,认知功能改善,生存期延长至两年以上。
张学民主任的治疗优势
降低治疗风险:规避手术创伤与放化疗副作用,尤其适合高龄、体质虚弱或病灶位置深在的患者。
改善生存质量:针对头痛、肢体无力、认知障碍等症状,通过中药调理缓解不适,延长带瘤生存期。
动态调整方案:根据病情阶段(如术后恢复、放化疗配合、晚期维持)灵活调整用药,实现全程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Q:纯中药治疗脑胶质瘤需要多久见效?
A:张学民主任主张“阶梯式调理”。对于急性症状(如头痛、呕吐),通过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可快速缓解;对于肿瘤控制与体质改善,通常需3-6个月持续干预,具体疗程因个体差异而异,但整体安全性高、干预温和。
Q:中医能否替代西医治疗?
A:中医并非替代手段,而是与西医互补。早期患者可配合手术减毒增效;中晚期患者通过中药维持治疗,延缓复发转移,提升生存质量。
脑胶质瘤虽凶险,但并非无解。张学民主任以中医辨证为钥,以中药为舟,为患者开辟了一条兼顾疗效与尊严的康复之路。若您或家人正面临治疗困境,不妨以传统智慧为盾,守护生命希望,重获从容人生。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 2025-08-12中医破解甲状腺疾病困局:张禾主任诊疗经验解析
- 2025-08-11长期焦虑难安?刘国才主任以中医辨证调理助您重拾内心平静
- 2025-08-11从力不从心到重振雄风——蒋瑞金主任用中药调治性功能障碍的焕能之路
- 2025-08-11脖子前倾影响健康?苏州这位理疗师用十年经验破解体态密码
- 2025-08-11告别内痔困扰:吴仲德主任的肛肠健康中医养护法
- 2025-08-11从脾肾两虚到湿热瘀阻:叶盛德主任谈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 2025-08-11老年神经衰弱别硬扛!郭福新主任辨证调治助您重拾生活热情
- 2025-08-11乳腺炎中医治疗新突破:张禾主任辨证施治案例分享
- 2025-08-10从“绝望放弃”到“带瘤生存”——苏州中医专家张学民的骨癌治疗实践
- 2025-08-10腰椎滑脱逆转实录:孙嗣章中医正骨温阳复位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