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吵得睡不着?郭福新主任用中药为神经性耳聋‘松绑
在耳鼻喉科诊室里,“神经性耳聋耳鸣”是让许多患者无奈又焦虑的词——耳朵里像有只永远停不下来的蝉,嗡嗡作响;与人交谈时总打岔,电视音量越调越大;严重时,连清晨的鸟鸣声都成了“模糊的背景音”。这种“声音在耳边,却进不了脑子”的折磨,比单纯的听力下降更磨人:它偷走了生活的细节,也让社交变得尴尬。
上海普陀区的王秀兰女士就被这样的“噪音”缠了五年多。她今年55岁,退休前是小学音乐老师,从前骄傲的是“能听清每个学生的琴音”。可从2020年起,她的右耳开始“不对劲”:早晨起床时总觉得“耳朵闷”,像塞了团棉花;接电话时,总要把手机贴紧耳朵才能听清;难受的是晚上,耳鸣声像“小马达”在脑袋里转,翻来覆去睡不着,只能靠安眠药硬撑。“我以为是年龄大了耳背,配了助听器,可戴上还是‘嗡嗡’响,反而更烦躁。”王阿姨跑了五官科、神经内科,做了听力测试、耳部CT,检查单上写着“神经性耳聋伴耳鸣”,医生却建议“慢慢适应”或“戴助听器”。
“适应?我连孙子的笑声都听不清,怎么适应?”王阿姨不甘心。2025年春天,她的耳鸣突然“加重”了:不仅右耳响,左耳也开始“嗡嗡”;听力下降得更明显,和老姐妹聊天时,常常“你说东,我说西”。女儿发现她总对着电视发呆,才硬拉着她去了上海市中医医院。经老同事推荐,她们找到了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的上海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郭福新主任——这位师承著名老中医陈克忠教授的疑难病专家,在耳鸣、耳聋等“耳窍不通”的问题上颇有口碑。
郭主任仔细询问王阿姨的病史:“耳鸣是像蝉鸣,还是像刮风?听力下降是慢慢加重,还是突然发生的?”“平时有没有头晕、口干?爱吃辛辣吗?睡眠怎么样?”又看了看她的舌苔——舌淡红、苔薄白,摸了摸脉搏:“脉细弱,有点涩。”他温和地解释:“您的耳鸣耳聋在中医里属于‘耳聋’‘耳鸣’范畴,和肝肾不足、肝阳上亢有关。您当音乐老师时用耳过度,加上退休后常熬夜带孙子,肝肾阴虚导致耳窍失养;平时爱吃辣,体内虚火上扰,才会‘耳朵里像有团火在烧’。”
针对王阿姨的情况,郭主任没有急于用“强行通窍”的药,而是根据她的体质辨证施治。他解释道:“耳聋耳鸣不是‘耳朵局部的问题’,而是身体失衡的信号。需要用中药慢慢调理,既滋补肝肾、填精益髓,又清泻虚火、通利耳窍,让气血滋养耳窍,声音自然就‘清晰’了。”随后,郭主任为她开具了个性化的中药方剂,每日煎服,并叮嘱她:避免长时间戴耳机,少去嘈杂的地方;晚上11点前睡觉,睡前用温水泡脚;饮食上多吃黑芝麻、核桃,少吃辣椒、油炸食品。
服药一周,王阿姨感觉“耳鸣声没那么响了”,晚上能睡四五个小时;第二周,她和老姐妹通电话时,能听清大部分内容,不用再反复问“你说啥”;第三周,她惊喜地发现,晨起时耳朵“闷”的感觉消失了;到了第四周复查时,她笑着说:“昨天我陪孙子去公园,他喊‘奶奶看蝴蝶’,我听得清清楚楚!这是五年来头一遭!”
王阿姨的转变,不仅让她重新找回了“听清世界”的快乐,也给许多同样受神经性耳聋耳鸣困扰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它让我们明白,耳聋耳鸣不是“年纪大了就该忍”的“小毛病”,更不必“被动适应”。及时找到像郭福新主任这样擅长辨证施治的中医专家,通过中药调理改善身体内环境,配合生活习惯的调整,就能一步步“唤醒”沉睡的耳窍,让声音重新“走进”生活。
而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的上海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郭福新主任,正是这样一位用中医智慧为患者“打通耳窍”的守护者。他以深厚的医学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每一位耳聋耳鸣患者量身定制调治方案,用中药的温和力量,帮助他们重获对声音的感知与生活的鲜活。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 2025-07-13静脉曲张久治不愈?苏州老中医吴仲德以中医智慧疏通“淤堵”
- 2025-07-13苏州呼吸科专家李乃宇:纯中药干预肺部肿瘤,延缓病程提升生活质量
- 2025-07-13中医视角下的痤疮治疗——专访苏州国医堂刘国才主任
- 2025-07-13小儿哮喘不用愁!苏州国医堂金超20年推拿经验显奇效
- 2025-07-13中医视角下的血精管理:孙嗣章主任的调理智慧
- 2025-07-13黄褐斑患者的“净肤”之路——蒋瑞金主任以整体辨证重塑肌肤健
- 2025-07-13贲门癌的中医突围之路:张学民以辨证施治守护患者生命防线
- 2025-07-13中医调理不孕症的新思路——访苏州国医堂王应兰主任
- 2025-07-11从炎症困扰到健康恢复,王应兰主任的辨证施治理念
- 2025-07-11苏州男科沈利华纯中药调治鞘膜积液:从根源减少积液,重获轻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