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南郊医院

三级医院综合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济南南郊医院 > 正文

医疗推荐:【解惑】PET/CT检查安全吗?快来一探究竟!

2025-07-17 09:22:14 济南南郊医院

医疗推荐:【解惑】PET/CT检查安全吗?快来一探究竟!济南南郊医院核医学科依托医院强大的现代化精准医学平台及多学科协作(MDT)网络,以先进的PET/CT、PET/MR分子影像设备及规范化的放射性药物制备与质控体系为支撑,致力于通过分子影像诊断与靶向核素治疗技术,为疾病(尤其肿瘤、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提供早期、精准、深层次的诊断依据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PET-CT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断层显像技术。PET-CT将PET与CT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

近年来,随着辐射安全知识宣传的不断扩大,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们逐渐产生了这样的担忧,那就是PET-CT检查到底是否安全?而医务人员在患者检查后多久可以对患者进行医疗活动呢?现在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PET-CT的放射性辐射真的安全吗?

专业解答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知道PET-CT辐射的具体来源都有哪些。实际上,PET-CT的辐射来源主要分成放射性核素与X-CT两部分。

01、部分为PET所产生的放射性辐射,PET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绝大多数来源于18F即氟-18。18F在衰变的过程中发射出正电子,并释放出γ射线,其辐射剂量约为*10-2mSv/MBq。通常患者接受一次PET-CT检查,在PET扫描部分所产生的辐射剂量约在之间。同时,随着设备的逐渐优化,第三代的PET-CT可以将受检者的辐射剂量降低至约左右。同时18F的衰变速度很快,在几小时内便可以从人体内消失。在做完检测后,可以通过多喝水,多排尿的方式,加速药物排出体外。

02、第二部分则主要来源于CT扫描,老一代的CT检查产生的辐射剂量较大,一般在18mSv以上,然而PET-CT中的CT扫描一般采用更低电流量采集,辐射剂量不到常规CT扫描的辐射剂量的1/2,有效辐射剂量对女性和男性分别是和。而超过100mSv才有可能产生直接辐射损伤的风险(存在辐射确定性效应的风险),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均远远低于上述安全剂量。并且随着PET-CT的更新换代,PET-CT也逐渐使用了更先进的CT,其扫描时间更短,辐射剂量更低。同时,为了尽量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常规的PET-CT扫描一般采用的是低剂量的扫描模式,如果发现可疑脏器则会使用诊断剂量扫描,并不会随意使用高剂量扫描模式。

检查后医务人员多久可对患者进行医疗活动?

专业解答

PET-CT受检者对周围人群的辐射主要来源于放射性药物。上文也有提到,由于18F的衰变周期很短,体内放射性药物可以通过排泄以及其本身衰变很快从体内消失。

目前新型PET-CT检查一般在2小时后患者体内放射性核素大多已衰变和排泄,对周围1米人群的辐射剂量已下降到/h以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体内的放射性药物进一步衰变减少,所产生的辐射剂量更低。此时医务人员对受检患者的正常医疗活动,医务人员接受辐射剂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文章
医院科室
友情链接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