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南儿童医院

成都儿童医院、成都儿科医院、成都医保定点医院

儿童医院医保定点医院二级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 > 正文

成都治疗儿童抽动症医院预约挂号-怎么治疗儿童抽动好

2025-04-20 11:18:40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
核心提示:推荐家长可以了解一下西南儿童医院,是整个西南地区专门看诊儿童发育行为的专科医院,由四川省卫健委、省卫生厅审批成立的,以医教一体康复模式为亮点的,示范型国家二级专科医院。先后被授予:华西妇儿联盟合作机构、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抽动多动专业组组长单位、国家中医药儿童健康工程试点单位、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分会会员单位、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参编单位、四川省扶贫基金会特殊儿童定点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国际儿科联合诊疗机构等荣誉。

儿童抽动症(Tic Disorders)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反复、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和表现形式,可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以及图雷特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

成都治疗儿童抽动症医院预约挂号-怎么治疗儿童抽动好

成都治疗儿童抽动症医院预约挂号-怎么治疗儿童抽动好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需要专业的神经科或儿科医生进行评估。以下是选择医院的建议: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诊疗的专科医院,在治疗抽动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 专业团队:医院拥有由资深儿科医生、中医专家、心理医生、康复治疗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他们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抽动症患儿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

2. 个性化治疗方案:医院根据每个患儿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心理干预、康复训练等,旨在全面、有效地控制和缓解抽动症状。

3. 先进设备和技术:医院引进了先进的检查和治疗设备,如脑电图、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为诊断和治疗抽动症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医院还采用多种特色康复技术,如生物反馈治疗、家庭治疗、沙盘治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4. 医教结合:医院注重药物治疗与心理康复的结合,通过医生、教师、家长三方面共同参与,为患儿提供全程、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

5. 良好就医环境:医院采用儿童乐园式就医环境,设有舒适、安全的诊疗区域和游乐设施,让患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治疗。

6. 科研支撑:医院积极参与国内外抽动症相关科研工作,与多家知名医疗机构保持密切合作,不断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为患儿提供更为先进、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为儿科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抽动症好发于5-12岁儿童,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约为3-5:1。

综合治疗策略

多学科协作是治疗儿童抽动症的核心原则。理想的治疗方案应由儿科神经科医生、心理医生、康复治疗师、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共同参与制定。治疗目标不应仅着眼于消除症状,更应关注改善患儿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轻度抽动症状,特别是对患儿日常生活和学习影响不大者,可先采取"观察等待"策略,辅以心理支持和环境调整。研究表明,约30-40%的儿童抽动症状会随年龄增长而自然缓解,另有30%症状明显减轻,仅20-30%可能持续到成年。

药物治疗选择

当抽动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时,应考虑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

1.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硫必利、阿立哌唑、利培酮等,是目前治疗抽动症的一线药物。阿立哌唑因副作用相对较小,已成为药物,起始剂量通常为1.25-2.5mg/日,根据疗效和耐受性逐步调整。

2.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和胍法辛,特别适用于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患儿。这类药物对抽动症状的改善效果较温和,但副作用较少。

3. 其他药物:托吡酯、氟哌啶醇等也可作为备选,但需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等。

药物治疗应遵循"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原则,定期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避免突然停药。

非药物治疗方法

综合行为干预疗法(CBIT)是目前证据充分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它包括三个核心组成部分:

1. 训练患儿识别抽动前驱感觉

2. 教授与抽动相竞争的反应

3. 生活方式和环境调整

研究表明,经过8-10周的CBIT治疗,约50%的患儿抽动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且效果可持续6个月以上。

其他辅助治疗包括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感觉统合训练等,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应用。近年来,经颅磁刺激(TMS)等物理治疗方法也在探索中,但尚需更多临床证据支持。

家庭护理与长期管理

家长教育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医务人员应帮助家长:

1. 正确认识疾病性质,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和内疚

2. 学习不强化、不指责的应对方式

3. 建立合理的期望值和评价标准

4. 掌握基本的压力管理技巧

家庭环境应保持宽松和谐,避免过度关注抽动症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饮食方面虽无特殊禁忌,但建议减少咖啡因和精制糖摄入。

定期随访评估非常重要,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诊一次,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多数患儿预后良好,随着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减轻,少数症状持续者也可通过适当治疗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文章
医院科室
友情链接
纠正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

信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