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格 病因病机 2007-9-4中医

    水肿、癃闭、淋证等病证,在反复感邪、饮食劳倦等因素作用下,或失治误治,使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以致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行,湿浊毒邪内蕴,气不化水,肾关不开,则小便不通;湿浊毒邪上逆犯胃,则呕吐,遂发为关格。脾肾阴阳衰惫是本,湿浊毒邪内蕴是标,故本病病理表现为本虚标实。在本病病变过程中,湿浊内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可致腹泻或便秘;湿浊毒邪外溢肌肤,可致皮肤瘙痒,或有霜样析出;湿浊毒邪上熏,可致口中臭...

    查看全文>> 标签:肾膀胱病证关格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关格 临床表现 2007-9-4中医

    小便不通名曰关,呕吐不止名曰格,关格的临床表现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主症。小便不通发生在前,呕吐出现在后,呕吐出现后则表现为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证候。但在其;病程中,兼症甚为复杂,可归纳为两个阶段:(#画中画广告#)1.前期阶段在具有水肿、淋证、癃闭等肾病病史及原有疾病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面色苍白或晦滞,倦怠乏力,四肢不温,腰脊酸痛,或伴水肿,尿量明显减少,头痛不寐,食欲不振,晨起恶心,偶有呕吐,...

    查看全文>> 标签:肾膀胱病证关格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关格 2007-9-4中医

    关格是指由于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犯胃而致的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危重病证。本病多由水肿、癃闭、淋证等病证发展而来。(#画中画广告#)关格之名,始见于《内经》,但其论述的关格,一是指脉象,一是指病理,均非指病证,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正式作为病名提出,该书《平脉法》篇曰:“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认为关格是以小便不通和呕吐为主证的疾病,属于危重证候。近年来,在辨证论治的基...

    查看全文>> 标签:肾膀胱病证关格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癃闭 结语 2007-9-3中医

    癃闭是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诊断癃闭应确定是膀胱无水症,还是尿潴留。若属膀胱无水症,则应准确测定每日的尿量。本病需与淋证、关格进行鉴别。癃闭的病位在膀胱,但和肾、脾、肺、三焦均有密切的关系。其主要病机为上焦肺之气不化,肺失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中焦脾之气不化,脾虚不能升清降浊;下焦肾之气不化,肾阳亏虚,气不化水,或肾阴不足,水府枯竭...

    查看全文>> 标签:癃闭肾膀胱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癃闭 预防与调摄 2007-9-3中医

    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忧思恼怒;消除诸如忍尿,压迫会阴部,外阴不洁,过食肥甘辛辣,过量饮酒,贪凉,纵欲过劳等外邪入侵和湿热内生的有关因素;积极治疗淋证和水肿、尿路及尿路周边肿瘤等疾病,对防治癃闭均有重要意义。

    查看全文>> 标签:癃闭肾膀胱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癃闭 尿道阻塞 2007-9-3中医

    症状:小便点滴而下,或尿细如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画中画广告#)治法:行瘀散结,通利水道。方药:代抵当丸。方中归尾、穿山甲、桃仁、大黄、芒硝通瘀散结,生地凉血滋阴,肉桂助膀胱气化以通尿闭,用量宜小,以免助热伤阴。若瘀血现象较重,可加红花、川牛膝、三棱、莪术以增强其活血化瘀的作用;若病久血虚,面色不华,治宜养血行瘀,可加黄芪、丹参、赤芍;若一时性小便不通\胀闭...

    查看全文>> 标签:癃闭肾膀胱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癃闭 鉴别诊断 2007-9-3中医

    1.淋证淋证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特征。癃闭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为临床特征。(#画中画广告#)其中小便短涩量少,排尿困难与淋证相似,但淋证排尿时疼痛,每日小便总量基本正常;而癃闭排尿时不痛,每日小便总量远远低于正常,甚至无尿排出。2.关格关格是小便不通和呕吐并见的一种病证。癃闭主要是指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甚则...

    查看全文>> 标签:癃闭肾膀胱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癃闭 诊断 2007-9-3中医

    1.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或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为临床特征。(#画中画广告#)2.多见于老年男性,或产后妇女,手术后患者。常有淋证、水肿病病史。3.凡小腹胀满,小便欲解不出,触叩小腹部膀胱区明显胀满者,是为尿潴留,若全日小便总量明显减少或不通,无尿意,无小腹胀满,触叩小腹部膀胱区亦无明显充盈征象,则多属肾功能衰竭。4.适当选择肛门指诊、b超、腹部x线摄片、膀胱镜、肾功能检查,...

    查看全文>> 标签:癃闭肾膀胱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淋证 现代研究 2007-9-3中医

    ·  中医药治疗膀胱炎、肾盂肾炎的临床研究(#画中画广告#)肾盂肾炎、膀胱炎临床表现以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不尽感,腰酸痛或小腹胀痛,小腹或脊肋角压痛、叩击痛,或脓尿为特征。属中医淋证范畴。文献中报道中医药治疗泌尿系感染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周氏认为淋证主要为热毒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受阻,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急性肾盂肾炎48例,治愈率81%,总有效率95.8%[江西中医药1993...

    查看全文>> 标签:淋证肾膀胱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淋证 文献摘要 2007-9-3中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画中画广告#)《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从小便道出,甚者塞痛令闷绝。”“膏淋者,淋而有肥...

    查看全文>> 标签:淋证肾膀胱病证中医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