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问诊
相关标签:微博问诊网站求医
  • 第三节 问小儿 2007-8-23中医

    小儿科古称“哑科”,不仅问诊困难,而且不一定准确。问诊时,若小儿不能述说,可以询问其亲属。问小儿,除了一般的问诊内容外,还要注意询问出生前后情况,喂养情况、生长发育情况及预防接种情况,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画中画广告#)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诊断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问诊四诊中医
  • 第三节 问经带 2007-8-23中医

    妇女有月经、带下、妊娠、产育等生理特点,发生疾病时,常能引起上述方面的病理改变。因此,对青春期开始之后的女性患者,除了一般的问诊内容外,还应注意询问其经、带等情况。作为妇科或一般疾病的诊断与辨证依据。(#画中画广告#)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诊断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问诊四诊中医
  • 第三节 问周身其他不适 2007-8-23中医

    问周身其它不适,是指询问周身各部,如头、胸胁腹等处,除疼痛以外的其它症状。常见的周身其它不适症状有:头晕、目眩、目涩、视力减退、耳鸣、耳聋、重听、胸闷、心悸、腹胀、麻木等。临床问诊时,要询问有无其他不适症状及症状产生有无明显诱因、持续时间长短、表现特点、主要兼症等。(#画中画广告#)(1)头晕:是指患者自觉视物昏花旋转,轻者闭目可缓解,重者感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闭目亦不能缓解。因外邪侵入或脏腑功...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诊断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问诊四诊中医
  • 第三节 问疼痛 2007-8-23中医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各科均可见到。问诊时,应问清疼痛产生的原因、性质、部位、时间、喜恶等。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诊断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问诊四诊中医
  • 第三节 问寒热 2007-8-23中医

    问寒热是询问患者有无冷与热的感觉。寒,即怕冷的感觉;热,即发热。患者体温高于正常,或者体温正常,但全身或局部有热的感觉,都称为发热。寒热的产生,主要取决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的阴阳盛衰两个方面。因此,通过问患者寒热感觉可以辨别病变的寒热性质和阴阳盛衰等情况。(#画中画广告#)寒与热是临床常见症状,问诊时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寒与热的感觉,二者是单独存在还是同时并见,还要注意询问寒热症状的轻重程度、出现的时...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诊断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问诊四诊中医
  • 第三节 问现在症状 2007-8-23中医

    问现在症状,是指询问患者就诊时的全部症状。(#画中画广告#)症状是疾病的反映,是临床辨证的主要根据。通过问诊掌握患者的现在症状,可以了解疾病目前的主要矛盾,并围绕主要矛盾进行辨证,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对疾病作出确切的判断。因此,问现在症状是问诊中重要的一环。为求问得全面准确,无遗漏,一般是以张景岳“十问歌”为顺序。《十问歌》即是:“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诊断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问诊四诊中医
  • 第三节 现病史 2007-8-23中医

    现病史包括:疾病(主诉所述的疾病)从起病之初到就诊时病情演变与诊察治疗的全部过程,以及就诊时的全部自觉症状。(#画中画广告#)起病情况:要询问起病的环境与时间,自觉有否明显的起病原因或诱因,是否有传染病接触史,起病的轻重缓急,疾病初起的症状及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程度等。病情演变过程:要按时间顺序询问从起病到就诊时病情发展变化的主要情况,症状的性质、部位、程度有无明显变化,其变化有无规律性,影响...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诊断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问诊四诊中医
  • 第三节 问诊 2007-8-23中医

    问诊,是医者通过询问患者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画中画广告#)问诊的目的在于充分收集其他三诊无法取得的与辨证关系密切的资料。如疾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或诱因以及治疗的经过、自觉症状,既往健康情况等。这些常是辨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证据之一,掌握了这些情况有利于对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作出正确的判断。因而问诊在疾病的诊察中具有重要...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诊断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问诊四诊中医
  • 第二节 排出物气味 2007-8-22中医

    排出物的气味,患者也能自觉。因此,对于排出物如痰涎、大小便。妇人经带等的异常气味,通过问诊,可以得知。一般而言,湿热或热邪致病,其排出物多混浊而有臭秽,难闻的气味;寒邪或寒湿邪气致病,其排出物多清稀而无特殊气味。(#画中画广告#)呕吐物气味臭秽,多因胃热炽盛。若呕吐物气味酸腐,呈完谷不化之状,则为宿食内停。呕吐物腥臭,挟有脓血,可见于胃痈。若呕吐物为清稀痰涎,无臭气或腥气为脾胃有寒。嗳气酸腐,多因...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诊断学中医教材闻诊书籍教材四诊中医
  • 第一节 望舌 2007-8-22中医

    望舌属五官的内容之一。但其内容非常丰富,至今已发展成为专门的舌诊,故另立一节阐述。(#画中画广告#)舌诊以望舌为主,还包括舌觉(味觉)诊法之问诊与扪擦揩刮之切诊。望舌是通过观察舌象进行诊断的一种望诊方法之一。舌象是由舌质和舌苔两部分的色泽形态所构成的形象。所以望舌主要是望舌质和望舌苔。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诊断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四诊望诊中医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