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乳腺的良性肿瘤 2008-12-3癌症

    乳房良性肿瘤是祖国医学所谓的乳癖,表现为乳中结块,为临床常见病症。其特点乳房外上位出现无痛性的,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的硬结肿块,发病缓慢,可由数日、数年乃至十余年之久,以中青年妇女多见。 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 50% 左右,良性肿瘤中以纤维腺瘤最为常见,约占 3/4 ,其次为乳管内的乳头状瘤,约占 1/5 ,其它如脂肪瘤等较为少见。

    查看全文>> 标签:病因肿瘤良性肿瘤症状诊断乳腺病因
  • 乳腺增生 中医如何辨证治 2008-7-15中医

    中医将乳腺增生病称为“乳癖”。一般认为,乳癖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郁气滞或冲任失调造成,临床应予疏肝解郁,调摄冲任为大法进行辨治。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辨证乳腺增生中医治疗用药
  • 第八节 乳衄 诊断治疗 2007-9-13中医

    [诊断]不在月经期间出现乳头溢出血性液体,多呈间歇性,自溢性,患者内衣上经常见有棕黄色的血迹存在,无痛感。有的乳晕部可触及豆大圆形肿物,质软,不与皮肤粘连,推之活动,如轻轻挤压肿物,即可从乳头内溢出血性或黄色液体。肿物增长速度缓慢,如果突然增大,常与出血或恶变有关。辅助检查:乳腺导管造影对早期诊断乳管内病变有较高价值。也可做乳头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但阳性率较低,无决 定性价值,必要时做活体组织检...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乳房疾病中医
  • 第五节 乳癖 诊断治疗 2007-9-13中医

    [诊断](#画中画广告#) 多见于青中年妇女,常伴有月经失调、流产史。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多今大小不一的肿块,其形态不规则,或圆或扁,质韧,分散于整个乳房,或局限在乳房的一处。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与皮肤和陶肌筋膜无粘连,推之移动,腋下淋巴结不肿大。常感乳房胀痛,在月经前3—4天更甚,经后痛减或消失。有时乳头溢出黄绿色、棕色或血性液体。本病病程较长,常达数年,肿块的生长和发展多为间歇性,...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乳房疾病中医
  • 第五节 乳癖 2007-9-13中医

    乳癖是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岩论》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好发于30—50岁妇女,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本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囊性增生症。(#画中画广告#) [病因病机]由于情志不遂,或受到精神刺激,导致...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乳房疾病中医
  • 第四节 乳核 诊断治疗 2007-9-13中医

    [诊断](#画中画广告#) 多见于20—30岁的青年妇女。乳房内出现肿块,常为单发性,或多个在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出现,乳房各个象限均可发生,而以外上象限较多见。肿块形似丸卵,大小不等,小如黄豆,大如禽蛋,皮色不变,质地坚实,表面光滑,活动度好,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肿块一般无疼痛,少数可有轻微刺痛或胀痛,但与月经无关。肿块一般生长缓慢,可能数年不变,不会溃破。若在妊娠期迅速增大,应考虑恶变的可能。...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乳房疾病中医
  • 第二章 乳房疾病 2007-9-13中医

    乳房疾病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妇女患者占绝大多数。《妇科玉尺》说:“妇人之疾,关系最钜者则莫如乳。”可见前人对乳房疾病十分重视。(#画中画广告#)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乳房的经络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记载。汉《中藏经》即载有乳癖病名。此后,历代文献均有所记载,如晋《肘后备急方》、《刘涓于鬼遗方》载有“乳痈”、“乳发”,隋《诸病源候论》载有“乳石痈”、“乳疽”、“乳漏”,宋《妇人大全良方》载有...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针灸法 2007-9-5中医

    包括针法与灸法,两者各有其适应证。在外科方面,古代多采用灸法,但近年来针法较灸法应用广泛,很多疾病均可配合针刺治疗而提高临床疗效。灸法是用药物在患处燃烧,借着药力、火力的温暖作用,可以和阳祛寒、活血散瘀、疏通经络、拔引郁毒。如此则肿疡未成者易于消散,既成者易于溃脓,既溃者易于生肌收口。(#画中画广告#) 适应证:针刺适用于瘰疬、乳痈、乳癖、湿疮、瘾疹、蛇串疮、脱疽、内痔术后疼痛、排尿困难等。灸法适...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治法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行气法 2007-9-5中医

    用理气的药物使气机流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坚止痛目的的一种治法。(#画中画广告#) 气血凝滞是外科病理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局部的肿与痛即是由气血凝滞所致,故外科疾患由气血凝滞者最为多见。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行则血行,所以行气法多与活血药配合使用。外科病中由肝气郁结而发者也不少,气机郁结能导致气血凝滞,故用疏肝解郁法,使肝气条达,气机舒畅,气血流行有常。方剂举例逍遥散或清肝解郁汤。常用药物...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治法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祛痰法 2007-9-5中医

    用咸寒化痰软坚的药物,使因痰凝聚的肿块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一般来说,痰不是疮疡发病的主要原因,而是多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病理产物,多因外感六淫,或内伤情志,以及体质虚弱等,使气机阻滞凝聚而成。因此,祛痰法在临床运用时,大多是针对不同病因,配合其他治法使用,才能达到化痰、消肿、软坚的目的,故分有疏风化痰、解郁化痰、养营化痰等法。(#画中画广告#) 方 剂举例疏风化痰方,如牛蒡解肌汤合二陈汤;解郁化...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治法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