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大黄
相关标签:清热泻火功效作用大黄药理知识中药
  • 香港脚 中药浸泡疗效好 2009-8-6药品

    足癣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足癣南方较多见。绝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足癣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足癣患病率高的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画中画广告#) 足癣,一是足跖部皮肤没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霉菌的脂肪酸。二是足跖部皮肤汗腺较丰富,出汗较多,造成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潮湿环境。三是足跖部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质蛋白为霉菌生长的营养物,此外,由于穿着鞋袜,局部环境闷热,...

    查看全文>> 标签:中药泡脚疗效
  • 名贵中药也有保质期 2009-7-30药品

    (#画中画广告#)  随着“收藏保值”热,收藏品范围逐渐转向名贵中药。目前,1克冬虫夏草的价格已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一粒10年前生产的仅300余元的安宫牛黄丸竟在网上拍出2万元的“天价”。中药真能“保质”不变,长期收藏吗?中医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中药在保质期内,且采用了适当的保存方法,才能真正“保质”。一旦中药质量下降,药效降低,起不到治病救人的作用,自然无法“保值增值”,收藏也毫无价值。草本药...

    查看全文>> 标签:名贵中药保质期药效
  • 便秘腹泻交替发作用什么药? 2009-7-29药品

    (#画中画广告#)  临床观察发现,不少老年人存在着持续腹泻后,泻被止住了,但便秘又来了的现象;或者有的老年人几天不排便,一旦解出后,接着腹泻又不可收拾。那么,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的原因是什么呢警惕药物给胃肠道带来的伤害据了解,这种情况与经常使用中药的泻下药有关。如今不少中药缓泻剂均含有“泻下要药”大黄,它虽能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但长期或大量使用后可使肠蠕动过快,破坏原有的胃肠蠕动速度,导致胃...

    查看全文>> 标签:便秘用药腹泻治疗用药
  • 最好的烫伤药 2009-7-29药品

    (#画中画广告#)  烧伤烫伤后马上用冷水冲淋20-30分钟,如有冰,可以加入冷水中,这样处理后可以减轻烫伤的程度,减少愈后留下疤痕。冲淋后可以适量涂擦烫伤药物,例如京万红、湿润烧伤膏,这两种烧烫伤药见效快,且不留伤疤,同时口服一些抗生素,预防感染。京万红烫伤药膏【药物组成】 穿山甲 地榆 当归 白芷 紫草 乳香 没药 血竭 栀子 大黄 冰片【功能主治】 止痛消肿,生肌解毒。 烧伤,烫伤,红肿起疱...

    查看全文>> 标签:烫伤药药品治疗
  • 大黄在痢疾治疗中的妙用 2009-7-29传染科

    痢疾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有时也会发生大规模传染。此病虽不属什么疑难病症 ,而它却极大地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据笔者经验 ,该病用中医中药治疗其效甚佳 ,方中宜适量选用大黄。

    查看全文>> 标签:大黄痢疾治疗治疗用药
  • 酷暑 宝宝必备药 2009-7-29药品

    夏日阳光强烈,蚊虫也多,孩子极易诱发某些疾病,如因汗液排泄障碍引起痱子、毛囊炎、凉席性皮炎,以及由于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红眼病等。炎热的天气还常使宝宝食无味、睡不香,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的中暑症状,因此,为宝宝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必要的。(#画中画广告#)金银花露清热解毒。用于小儿痱毒,暑热口渴。还可辅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可将药水倒出,兑开水一起饮用,不要用嘴直接对药瓶服用。板...

    查看全文>> 标签:夏季用药宝宝
  • 中药纯天然,也有副作用 2009-7-28药品

    (#画中画广告#)  一种较普遍的观念认为,西药是化学制品有副作用,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比较平和,没有副作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前不久,一个朋友的父亲在体检时发现得了肾衰竭,需要换肾!这对于他的家庭来说如同是晴天霹雳。怎么一贯健康的父亲会突然患上这样重的肾病呢?追根寻源,最后得知,是因为为了去火,吃了医生开的中药龙胆泻肝丸,其中含有马兜铃,可引起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肾小管酸中毒等。据北京地区药品不...

    查看全文>> 标签:天然中药副作用
  • 小儿长痱子外用药好介绍 2009-7-26药品

    由于痱子主要表现在体表,因此小儿痱子的治疗药物以外用药涂敷和撒布为主。《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载的局部刺激和保护药物有薄荷脑,收敛药物有氧化锌、炉甘石洗剂等。小儿痱子的治疗药物西药非处方药:局部可用痱子粉或痱子水(分为成人用和婴儿用两种)外扑。可用1%薄荷炉甘石洗剂或炉甘石洗剂涂敷,1日2次~3次。脓痱则以2%鱼石脂炉甘石洗剂外搽,1日2次~3次。中成药非处方药:常用六一散冲水替代茶饮,或用水调成糊...

    查看全文>> 标签:痱子用药小儿
  • 名医巧用“将军”药大黄 2009-7-23中医

    大黄能够推陈出新,作用极为峻快,明代名医张景岳称其为“药中之良将”。由于其作用峻猛,人们又称它为“将军”。

    查看全文>> 标签:大黄方剂中药
  • 中药去痘,但不要常吃 2009-7-23皮肤病

    过度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体内也容易生湿、生热,这些湿热会通过皮肤表现出来。此类患者还表现为口干、口苦、大便干结等,治疗常用蒲公英、山栀、生大黄、茯苓、车前草等。此外,化妆品等也会刺激皮肤诱发痘痘。

    查看全文>> 标签:痤疮中药治疗用药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