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伤食
相关标签:养胃食疗中医护理
  • 第三节 问大便 2007-8-23中医

    健康人一般一日或两口大便一次,为黄色成形软便,排便顺利通畅,如受疾病的影响,其消化功能失职则有粘液及未消化食物等粪便。气血津液失调,脏腑功能失常,即可使排便次数和排便感觉等出现异常。(#画中画广告#)(l)便次异常:便次异常,是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超过了正常范围,有便秘与泄泻之分。①便秘:即大便秘结。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便次减少,通常在四至七天以上排便一次,称为便秘。其病机总由...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诊断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问诊四诊中医
  • 第三节 口味 2007-8-23中医

    口味,是指病人口中的异常味觉。口淡乏味,多因脾胃气虚而致。口甜,多见于脾胃湿热证。口粘腻,多属湿困脾胃。口中泛酸,可见于肝胆蕴热证。若口中酸腐,多见于伤食证。(#画中画广告#)口苦,属热证的表现,可见于火邪为病和肝胆郁热之证。口咸,多属肾病及寒证。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诊断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问诊四诊中医
  • 第三节 问食欲与食量 2007-8-23中医

    询问患者的食欲与食量,可以判断患者脾胃功能的强弱,疾病的轻重及预后。(#画中画广告#)(1)食欲减退与厌食:食欲减退,又称“纳呆”、“纳少”,即病人不思进食。厌食又称恶食即厌恶食物。不思饮食与厌恶食物,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饥饿不欲食,二是虽饥亦不欲食或厌恶食物。二者病机均属脾胃不和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所致。①食欲减退,患者不欲食,食量减少,多见于脾胃气虚、湿邪困脾等证。②厌食,多因伤食而致。若妇...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诊断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问诊四诊中医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