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不可配虾。《饮膳正要》:“虾不可与猪肉同食,损精”。(#画中画广告#)【评析】虾有淡水虾、海虾之分。淡水虾(如青虾),性味甘温,功能补肾壮阳,通乳;海虾,性味甘咸温,亦有温肾壮阳,兴奋性机能作用。猪肉助湿热而动火,故二者相配,耗人阴精,元·朱震亨云:“猪肉补气,世俗以为补阴,误矣!唯补阳尔;今之虚损者,不在阳而在阴,以肉补阴是以火济水,盖肉性入胃,便作湿热。”阴虚火旺,忌...
查看全文>> 标签:误区男人饮食在“燥气当令”的秋季,食用一些具有滋养润燥功效的蔬果是非常适宜的。我们给您介绍的这五种果实具有补而不峻、不燥不腻的平补作用。(#画中画广告#)一、甜蜜柑橘 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之功效。不过,阴虚火旺体质者多食会出现口舌生疮、咽干喉痛等上火症状。食疗养生:柑橘浑身是宝,均可中医入药。橘皮、生姜、苏叶各9克,水煎加红糖服,可治感冒咳嗽;橘皮、生姜、川椒各6克,水煎服饮用可治胃寒呕吐。二...
查看全文>>乳痨是以乳房结块如梅李,不痛,边界不清,皮肉相连,肿块化脓溃后脓出稀薄,疮口不易收敛,病程缓慢为主要表现的结核性疾病。纱》科理例·乳痈》云:“乳内肿一块如鸡子大,劳则作痛,久而不消,服托里药不应,此乳痨症也。”《外科大成·乳痨》云:“乳房结核初如梅子,数月不疗,渐大如鸡子,串延胸胁,破流稀脓白汁而实相通,外见阴虚等症。”(#画中画广告#) 本病临床较少见,多发生在20—40岁妇...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乳房疾病中医流痰是发生在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成脓后,可在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外科医案汇编》云:“痰凝于肌肉、筋骨、骨空之处,无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脓,即为流痰。”本病的特点是好发于骨与关节,病程进展缓慢,初起不红不热,化脓亦迟,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样物质,溃后不易收口,易形成窦道,常可损筋伤骨而致残废,甚至危及生命。因本病发病部位不同,尚有许多不同名称。...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 一、中成药剂1.肾炎清热片每服4—6片,1日3次。用于急性肾炎的风水相搏证、湿热内侵证。2.六味地黄丸每服3—5g,1日3次。用于水肿肾阴不足者。3.金匮肾气丸每服3-5g,1日3次。用于水肿肾阳不足者。4.知柏地黄丸每服3—5g,1日3次。用于水肿阴虚火旺者。5.雷公藤多甙片1,分3次服。用于肾病综合征。二、单方验方1.鲜车前草、鲜玉米须各50-100g,煎水代茶...
查看全文>> 标签:小儿水肿肾脏病证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一、中成药剂1.乌鸡白凤丸每服半丸,1日2次。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证及阴虚火旺证。2.宁血糖浆每服5—loml,1日3次。用于气不摄血证。3.血康口服液每服5—loml,1日3次。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雷公藤多甙片每日1—1.5mg/ks,分3次服。用于过敏性紫癜伴有肾脏损害。二、单方验方1.水牛角片30—50g。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用于血热妄行证。2....
查看全文>> 标签:心肝病证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紫癜中医预防保健妊娠期间,尿频、尿急、淋漓涩痛者,称为“妊娠小便淋痛”,亦称“子淋”。(#画中画广告#)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合并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的疾病。妊娠小便淋痛是临床常见的妊娠合并症。[病因病机]主要机理是膀胱郁热,气化失司。常见分型有阴虚津亏、心火偏亢、下焦湿热三种。一、阴虚津亏素体阴虚,孕后阴血愈亏,阴虚火旺,下移膀胱,灼伤津液,则小便淋漓涩痛。二、心火偏亢素体阳盛,孕后嗜食辛辣,...
查看全文>> 标签:妊娠病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妇科中医妊娠期间,烦闷不安,抑郁不乐,或烦躁易怒者,称为“妊娠心烦”,亦名“子烦”。(#画中画广告#)[病因病机]主要机理是火热乘心。其火热有阴虚火旺、痰火内蕴、肝经郁火的不同。一、阴虚火旺素体阴虚,孕后血聚养胎,阴血益感不足,心火偏亢,热扰心胸,而致心烦。二、痰火内蕴素有痰饮停滞胸中,孕后阳气偏盛,阳盛则热,痰热相搏,上扰心胸,遂致心烦。三、肝经郁火素性抑郁,孕后胎体渐大,影响气机升降,气滞益甚,郁而化...
查看全文>> 标签:妊娠病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妇科中医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的一种治法。在具体运用时,必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实火,宜清热解毒。热在气分者,当清热泻火;邪人营血者,当清热凉血。阴虚火旺者,当养阴清热。(#画中画广告#) 方剂举例清热解毒方,如五味消毒饮;清热泻火方,如黄连解毒汤;清热凉血方,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养阴清热方,如知柏八味丸;清骨蒸潮热方,如清骨散。常用药物清热解毒药,如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野菊花、四...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治法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用泻下药物,使蓄积在脏腑内部的毒邪得以疏通排出,从而达到除积导滞、逐瘀散结、泻热定痛、邪去毒消目的的一种治法。通里法又分为攻下(寒下)和润下两法。(#画中画广告#) 方剂举例攻下法方,如大承气汤、内疏黄连汤、凉膈散;润下法方,如润肠汤。常用药物攻下药,如大黄、枳实、槟榔、芒硝;润下药,如瓜蒌仁、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适应证攻下法用于表证已罢,热毒人腑,内结不散。如外科疾病的实热阳证,掀红高肿,疼...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治法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