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黄柏
相关标签:罗浮山风湿膏药药材
  • 青春痘外治与调理 2010-8-27保健

    局部治疗 马齿苋30克,皂角15克,黄芩20克。黄柏20克, 煎水1000毫升,放凉后洗脸20分钟,每日一次。 大黄、硫磺各等份,研细末,混合,再研匀。用时凉水调和,涂于患处,半小时到一小时后洗去,每 日l—2次。

    查看全文>> 标签:外治调理
  • “凉茶”治女性尿路感染 2010-8-24泌尿系统疾病

    夏季是女性尿路感染的高发期。可别小看了尿路感染,反复尿路感染,有可能诱发肾盂肾炎,若干年后有人还会发展成尿毒症。怎样防治尿路感染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国医堂老中医王自敏教授经常给来就诊的女患者开一款凉茶,具体处方如下:(#画中画广告#)二花15克,蒲公英15克,石苇15克,竹叶10克,甘草6克。伴有手脚心发热的阴虚症状者,可加生地15克,丹皮12克;腰痛加杞果15克;尿常规检查有少量白细胞,加黄柏...

    查看全文>> 标签:凉茶尿路感染女性治疗用药
  • 中医内治可安度更年期 2010-8-11保健

    药膳调养 制首乌50克(用布包),米100克,一同熬粥。常吃有补益肝肾,养血的功效。另外,也可以用中药生地、当归、白芍、川芎来滋补肝肾,用熟地、菟丝子、覆盆子等来补肾气,用山药、白术、茯苓、莲子来益气健脾,用仙茅、淫羊藿等来温补肾阳。用黄柏、知母泻肾火,用益母草、杜仲补肾调经,用“归脾汤”来养血安神.

    查看全文>> 标签:更年保健
  • 立秋易患湿疹 试试三黄水 2010-8-7皮肤病

    立秋时最易出现腹泻、低热和湿疹,家里可以常备两种“水”——藿香正气水和三黄水。藿香正气水能够化湿,对腹泻和低热有很好的疗效。而皮肤类疾病则可以尝试三黄水,三黄即黄连、黄柏、黄芩,各抓10到20克,煎药汤清洗或涂抹患处,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将三味药材煎水用来泡浴。

    查看全文>> 标签:变应性湿疹皮肤病预防保健
  • 青岛:立秋过后易患湿疹 2010-8-6保健

    后天是24节气“立秋”。立秋后,天气逐渐转为早晚较凉,但白天仍旧热浪袭人。这是因为“立秋”时三伏天还没到尽头,暑气尚未消失。所以,立秋之初,天气仍很闷热,人们养生的重点仍是防暑祛湿。(#画中画广告#)天气湿热,还不能盲目进补,滋补食物只会加重胃肠负担。初秋天气容易使人脾胃虚弱,所以调和脾胃是“防虎”关键。适合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最好多吃瓜果蔬菜,比如芹菜、茄子、黄瓜、西瓜等。红小豆、绿豆、薏米、白...

    查看全文>> 标签:立秋天气秋季
  • 六大宫廷失传秘方五分钟变美 2010-7-28美容

    用甘松、山奈、香薷、白芨、白芷、防风、蒿本、白僵虫 、白附子、天花粉、零陵香、绿豆粉一起捣成细末,每天洗脸或洗澡用来擦身,很快会产生上述效果。(#画中画广告#)用黄柏皮、木瓜根,研末后加枣仁一起捣成泥浆,每天早上洗脸,脸部肌肤会变得嫩如凝脂,艳若桃花。此法能保持天然物性,不会破坏皮肤细胞组织,没有副作用。每天洗脸后,用鸡蛋清涂面部或其他部位的肌肤,再用手巾揩净,坚持一个月,效果显著。或者,每天将黄...

    查看全文>> 标签:
  • 成人脸上长痘调节肾脏内分泌 2010-7-28皮肤病

    青春期后的痤疮,与人体的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所以治疗先要调整内分泌,以调肾为主,可以使用旱莲草、首乌、女贞子、知母、黄柏等药物,中成药可以辨证选用六味地黄丸等滋补肾阴的药。

    查看全文>> 标签:皮肤附属痤疮皮肤病预防保健
  • 遗精常用的传统方药有哪些 2010-7-19男性

    (1)三才封髓丹(《卫生宝鉴》):天冬、地黄、人参、黄柏、砂仁、甘草。 (2)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芡实、莲须、潼蒺藜、龙骨、牡蛎、莲子粉糊丸。 (3)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人参、山药、熟地、杜仲、枸杞子、当归、山萸肉、炙甘草。(4)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知母、黄柏、熟地、龟板。

    查看全文>> 标签:方药常用传统遗精
  • 花草茶搭配不同功效各不同 2010-7-6饮食

    麦冬茶:麦冬20粒,知母3克,黄柏3克,直接用沸水冲泡即可。麦冬是清补的药物,滋阴的效果比当归会慢一些,但是不会上火。知母和黄柏除了补阴功能以外,还有清虚热的作用。这三种药材配在一起,能够很好地起到滋阴的作用,改善虚热的体质。

    查看全文>> 标签:饮茶误区
  • 春季适合女性的三款花草茶 2010-7-3饮食

    麦冬20粒,知母3克,黄柏3克,直接用沸水冲泡即可。麦冬是清补的药物,滋阴的效果比当归会慢一些,但是不会上火。知母和黄柏除了补阴功能以外,还有清虚热的作用。这三种药材配在一起,能够很好地起到滋阴的作用,改善虚热的体质。

    查看全文>> 标签:茶饮料春季饮食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