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

首页 >

延胡索

当前标签:延胡索
相关标签:止痛药品治疗用药
  • 镇痛神药——延胡索 2009-6-30药品

    相传,唐末年间,在浙江东阳有座青山叫作西门岩。有一天,一位老人上山采药时,不慎失足翻落下山,昏迷不醒。儿孙们闻讯赶到,只见他鼻青眼肿,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当老人苏醒过来,自觉遍身疼痛,动弹不得。他让后辈挖出身旁野草的球茎,嚼食,并煎水服。过了几天,崞痛即止,红肿亦消,行走也自如了。儿孙们见此药的功效如此神速,便问老人叫什么药。答日: “延胡索。”从此,延胡索就在这一带应用开来,并逐渐传至其他地方...

    查看全文>> 标签:延胡索镇痛
  • 食疗治疗六大妇科病 2009-4-14女性

    痛经是女性的常见病。其治疗原则以调理气血为主,根据虚实不同,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温经散寒、清热除湿,可选用黄芪、白芍、桂枝、莪术、延胡索、桃仁等中药。

    查看全文>> 标签:不孕经痛月经
  • 食疗治疗六大妇科病 2009-4-14饮食

    痛经是女性的常见病。其治疗原则以调理气血为主,根据虚实不同,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温经散寒、清热除湿,可选用黄芪、白芍、桂枝、莪术、延胡索、桃仁等中药。

    查看全文>> 标签:不孕经痛月经
  • 哮喘冬病夏治效果更佳 2008-7-14呼吸科

    哮喘患者就可利用三伏天的有利时机,予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等药物为末,以姜汁稠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位,起到宣通肺气、温补肾阳的效果,如能坚持此法治疗数年效果更佳。

    查看全文>> 标签:哮喘治疗治疗用药
  • 四妙丹参汤治疗结节性红斑72例 2008-5-26皮肤病

    王清任称“气虚血必瘀”,四妙丹参汤以当归补血汤益气活血,通阳复脉;金银花、甘草清热解毒;丹参、川牛膝、延胡索活血化瘀止痛。临床药理研究发现,丹参、延胡索能够解除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 。

    查看全文>> 标签:结节性红斑红斑皮肤科治疗用药
  • 止痛良药延胡索 2008-1-3药品

    延胡索又叫延胡、元胡索、玄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在临床上,延胡索是一味常用的止痛药,被广泛地用于治疗人体各部位的疼痛病症。

    查看全文>> 标签:延胡索止痛药品治疗用药
  • 如何用敷贴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 2007-12-26呼吸科

    敷贴疗法时间一般均在夏季,取“冬病夏治”之意,是又一传统的临床运用已久的治疗哮喘的方法,疗效比较确切。此法最早见于清代张璐《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白芥子21g 、延胡索12g、甘遂12g、细辛21g共研细末,用生姜汁120g调匀制药饼6只,将药饼放布上,用麝香1.5g拌匀,分别放在药饼中央,再将药饼贴于双侧百劳、肺俞、膏肓穴上,每次敷贴2小时。于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各敷贴1次,此法临床运用每...

    查看全文>> 标签:支气管哮喘呼吸疾病治疗用药
  • 第四节 哮喘 转归预后 2007-9-11中医

    [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一、中成药剂1.小青龙汤口服液每次1支,1日2次。用于寒性哮喘。2.哮喘冲剂每次1袋,1日2次。开水冲服。用于热性哮喘。二、经验方1.干地龙粉,每次3g,1日2次,装胶囊内开水吞服。用于热性哮喘。2.麻黄、五味子、甘草各30s。研细末,分成15包,每次1包,1日2次,开水冲服。用于热性哮喘。3.生晒参60g(党参加1倍),蛤蚧(去头足)2对,麻黄ms,杏仁10g,炙甘...

    查看全文>> 标签:肺脏病证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哮喘中医
  • 第三节 肺炎喘嗽 转归预后 2007-9-11中医

    [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一、中成药剂1.小青龙汤口服液每次1支,1日2次。用于寒性哮喘。2.哮喘冲剂每次1袋,1日2次。开水冲服。用于热性哮喘。二、经验方1.干地龙粉,每次3g,1日2次,装胶囊内开水吞服。用于热性哮喘。2.麻黄、五味子、甘草各30s。研细末,分成15包,每次1包,1日2次,开水冲服。用于热性哮喘。3.生晒参60g(党参加1倍),蛤蚧(去头足)2对,麻黄ms,杏仁10g,炙甘...

    查看全文>> 标签:肺脏病证肺炎喘嗽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病因
  • 行气法 2007-9-5中医

    用理气的药物使气机流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坚止痛目的的一种治法。(#画中画广告#) 气血凝滞是外科病理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局部的肿与痛即是由气血凝滞所致,故外科疾患由气血凝滞者最为多见。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行则血行,所以行气法多与活血药配合使用。外科病中由肝气郁结而发者也不少,气机郁结能导致气血凝滞,故用疏肝解郁法,使肝气条达,气机舒畅,气血流行有常。方剂举例逍遥散或清肝解郁汤。常用药物...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治法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