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国医大师颜德馨的粥方养生法

2017-08-04 00:00:0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里,矗立着一座中医楼。一个综合医院里,中医学科拥有独立的大楼并不多见,这是缘于一位誉满海内外的中医大师———颜德馨。

  颜老1920年生于江苏,自幼跟随名医父亲颜亦鲁学医,现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被卫生部授予首届“国医大师”称号。

  颜老出自中医世家,也是长寿之家,祖父辈均享高寿,现今93岁的颜老仍然精神矍铄、面色红润。经过多年实践,他深感“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即人体生病的根本原因是气血的紊乱。为此,颜老创立了“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辨证观点及以调气活血化瘀为主的“衡法”治病原则。颜老在学术上还推崇“胃以喜为补”之说,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气旺,则各脏自强;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颜老认为,人至老年,生理机能老化,所需热量减少,消化功能衰退,其饮食应以少而精、清淡熟软为宜。若贪食肥甘厚味,往往会加重脾胃负担,造成脂肪堆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终导致衰老。因此,老年人要健康长寿,贵在气血流通,同时必须格外注意饮食的调养。喝粥是颜老身体力行的养生方法之一。老人食粥益寿,也是古人倡导的一种养生之道。《札记》中有“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记载。清代王士雄也将粥誉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药粥,即在白粥中加用中药同煮而成,取谷类以健补脾胃,扶助正气。另外针对疾病选配药物,互相协调,以补益强壮身体,祛病延年。

  现立秋节气已过,秋季天气多旱少雨,此时主气为燥,燥邪当令。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易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如便秘、感冒燥咳、情志抑郁等。因此,平时应重视防秋燥,采取“燥者润之”的原则,努力避免秋燥伤人。在此季节,经常食用一些具有养阴润燥作用的药粥,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益处。

  颜老为慢性疾病患者推荐了几款秋季可以食用的药粥,作为疾病的辅助治疗。

  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芝麻炒熟磨成细粉,待粳米煮成粥后拌入同食,适合头晕目眩、大便干结者食用。

  梨子粥:梨子2只,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待粥煮好后放入冰糖50克,吃梨食粥。该粥具有润肺御燥止咳功效,可作为秋季常食粥品。

  菊花粥:菊花3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取汁再煮成粥。菊花具有散风疏肝明目等功效,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银耳粥:银耳10克浸泡半天,粳米100克,大枣5枚,粳米加水适量,煮沸后放入银耳、冰糖同煮为粥。适用于肺虚咳嗽,痰中带血,慢性便血者。

  菱粉粥:菱粉60克,粳米100克,待米煮至半熟调入菱粉、红糖同煮成粥。适用于消化不良、慢性泄泻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颜德馨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

颜德馨,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长期从事疑难病证的研究,学术上推崇气血学说,诊治疑难病证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纲,根据疑难病证的缠绵难愈、证候复杂等特点,倡立“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理论,并提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是治疗疑难病证的主要治则,创立“衡法”观点,为诊治疑难病证建立了一套理论和治疗方法。尤其是运用于心脑血管病领域,颇有成效,并于2001年在上海市卫生局领导下组建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目前中心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1939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1939年~1941年随父亲颜亦鲁老中医学习1941年~1956年私人开业、参加联合诊所1956年~1966年上海铁路中心医院(现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1966年~1998年上海铁道医学院(现同济大学医学院)中医研究室主任1998年~2004年同济大学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历年来获得“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铁路科技先进个人”、第三届“上海市医学荣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由于其在抗击非典中的贡献,2003年分别被中国科协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医药抗击非典型肺炎特殊贡献奖”。并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又于2004年荣获中国医师协会首届“中国医师奖”。历年来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出版著作《餐芝轩医集》、《活血化瘀疗法临床实践》、《医方囊秘》、《气血与长寿》、《中国中医抗衰老秘诀》、《颜德馨医艺荟萃》、《颜德馨诊治疑难病秘笈》、《中医外治法》、《颜德馨临床经验集》、《颜德馨膏方真迹》等多部,其中《气血与长寿》已修订第2版,并著有《衰老合瘀血》一书英文版在全世界发行。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