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将肠道列为“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是“人体最大微生态环境”!一旦供给营养与能量的肠道出现问题,人体也将越来越容易受到外来病毒的侵袭!通过做按摩、瑜伽、伸展,为肠道进行一些保健运动,激发肠壁微血管、淋巴、肠道内菌群的活力,唤醒肠道自愈力,有助于改善便秘、腹胀等因肠道健康问题而引发的症状。
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的《给肠道洗洗澡》一书中,为大家推荐了有趣又简单的肠道保健运动,作者刘丽娜帮助你建立正确的“肠”识,让你拥有最正确的肠道养护知识;能指导你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打赢肠道“细菌战”,进行肠道排毒;更提供五大整肠与运动计划,从改变生活习惯、饮食构成、保健运动,逐渐调理肠道的功能,强化身体自愈力!
精彩摘要
以下是《给肠道洗洗澡》一书中为大家推荐的肠道保健运动!
●腹部四穴位,保健肠胃好
操作:
实行四穴位按摩法时,可采取坐姿或仰卧姿势,但须保持上身挺直状态:
1. 双手叉腰,虎口向上,拇指放在身后,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放在两侧的滑肉门穴、天枢穴、外陵穴上。
2. 保持均匀呼吸,双手同时用力按压三穴30~50 次,以手指深陷入腹部肌肉为佳。
3. 右手中指放在关元穴上轻轻施力,顺、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各50 圈。

作用:同时按摩滑肉门穴、天枢穴、外陵穴腹部三大治疗肠道疾病的要穴,再加上“元气大穴”关元穴,不仅可健胃整肠、消除胀气,还因按摩带动了整个腹部的气血循环,促进肠道蠕动、废物排泄,进而达到雕塑小腹、消除顽固脂肪的作用。
●常按按大肠,宿便排光光——三步骤清肠法
操作:
1. 保持仰躺姿势,左侧大腿与小腿呈90 度,右腿跨在左腿上。
2. 双膝向右侧倒去,将左手拇指放于背后,其余四指张开,食指与小指分别按在左侧腹部肋骨下方、盆骨上方,中间两指平均分放在食指与小指中间。
3. 四指同时施力,利用手指之力用力按压揉捏肋骨与盆骨间,以手指深陷腹内、腹内有明显受压感为佳。

作用:大肠最容易囤积便便的地方就是降结肠、乙状结肠与直肠一带,绝大多数便秘患者,都是因为肠道中的垃圾在下行到这几个地方时出现了“交通堵塞”。因此,平日按摩腹部这几个部位,可以帮助便便和体内的废气顺利地排出,腹部垃圾排光光,肚子自然清清爽爽。
●办公室小运动,活络腰部循环——椅上转体法
操作:
1. 臀部稳坐于椅子上,保持上半身直立,颈部、腰部呈直线,双眼直视前方,双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
2. 腰部用力,带动身体向左侧转身,令右肩向左侧倾斜,右手尽量绕过胸前去摸左臀,同时,头部向左侧转动,眼睛看向右手,保持此姿势3~5 秒钟。
3. 缓缓恢复初始状态后,换转右侧。每日进行30~50 次即可。

作用:椅上转体运动可以拉伸臀部至背部的肌肉,通过转动腰部对肠道集中施力,这种外在的施力其实是一种柔性的按摩,可以帮助肠道得到暂时的放松,同时又有增进肠道蠕动、刺激腹部器官活动的作用。
●腹部有氧运动,多样肠道菌群——四式腹部有氧操
操作:
1. 仰躺于地上,双腿并拢,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
2. 从初始动作开始,双手抱住双腿膝盖,尽力往腹部靠近,持续5~10 秒钟,恢复初始动作,再重复该动作10~30 次,然后恢复初始动作。

3. 从初始动作开始,膝盖弯曲,大腿与小腿呈90 度角,在保持腰椎不离开地面的情况下,上半身尽力前挺,直至用双手触碰到膝盖为止,并在触及膝盖后持续3~5 秒钟,重复该动作10~30 次,然后恢复初始动作。

4. 从初始动作开始,坐起,双手手掌向后贴地,双臂支撑地板,双腿屈膝至小腿紧贴大腿,再将双腿伸直平放于地面上,重复“屈膝与伸直”10~30 次,然后恢复初始动作。

5. 从初始动作开始,双腿打开与肩部同宽, 腰部、臀部同时用力,尽量将骨盆顶至最高状态,将双膝盖向中间靠近,并同时做缩肛、缩阴动作, 保持3 秒钟。重复10~30 次,然后恢复初始动作。
作用:此套动作分为四式,每一式动作都可锻炼到腹部肌肉群,若想要进一步转化成肠道有氧运动,则重复上述动作的时间就要延长至20 分钟以上,同时,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位。经常做有氧运动的人,不仅心脏会更健康,肠道菌群也会呈现出多样化、健康状态。氧气可以充分地燃烧肠道内多余的糖分,还可以消耗顽固脂肪,增强与改善肠道功能。
书籍信息:

书名:给肠道洗洗澡
作者:刘丽娜
定价:29.8
开本:16开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作者简介
刘丽娜,出生于医药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医学与养生保健极有兴趣,更幸有从医长辈指点,使个人建立起了对养生的独道见解。个性严谨,追求以务实的态度进行科学的写作,热衷于对各类养生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并致力于以己之力促进现代人健康的提升。曾编著《医生没告诉你,却必须要懂的N个“自愈”运动处方签》《穴位会说话:穴位保健全图解》《透支健康的93种信号:应对身体滑坡的养生方案》《不劳不累,养好肾》等多本专业养生保健类书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民间有一句俗语叫“消化不良,红薯为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红薯味甘,且红薯肉色黄,五味中甘味入脾,五色中黄色入脾,而脾胃互为表里,所以红薯能有效补益脾胃、促进消化、强身健体的功效。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泰安市口腔病防治院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宁波市江东区眼科医院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浙江省肿瘤医院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云南北方光学电子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昆明爱维艾夫医院二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